2024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docx
2024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摘要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自颁布以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提升了我国AEG的外科治疗水平。经过5年的临床实践,该共识普适性和可行性已得到广泛证实。鉴于AEG发病率持续上升的趋势及其解剖部位、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特殊性,AEG成为近5年来外科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不断有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发表。但是,对于AEG的定义、分型、分期、手术路径、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规范和消化道重建等外科问题,仍旧存在争议。鉴于此,有必要对2018版的共识进行更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在前一版的基础上,整合并分析5年来新的最佳临床证据,参考最新国际指南与共识,结合我国外科专家组意见,针对AEG外科治疗关键环节,包括AEG的定义和分型、手术径路、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消化道重建方式及外科围手术期治疗等存在争议的问题,提出相关推荐建议,以期更好地规范AEG的外科治疗方式。在本共识中未解决的相关问题,尚需积极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
究,以逐步探索和解决。
尽管过去的40年间胃癌的发病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但食管腺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of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旧高居不下[1-4]。2020年,全
国癌症登记报道中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分别为47.9万人和37.4万人,食管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为32.4万人和30.1万人[5]。2018年一项全球胃癌和食管癌登记数据的分析发现东亚地区新发贲门癌在全球占比高达67.1%,相较2012年数据,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3,6]。近20年来,AEG的发病率在我国亦呈现升高趋势,这与西方变化趋势相似,其中早期构成比例始终20%[7-10]。因此,外科医生在AEG临床实践中一直在积极探索筛查、诊断、外科治疗和综合治
疗领域更为优化的个体化精准诊疗策略。
在外科治疗方面,AEG的手术步骤主要包括原发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及预期可根治切除时必要的联合脏器切除。由于AEG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对于AEG患者外科治疗的关键环节存在较多争议,且其诊疗在胸外科和胃肠外科之间存在一定交叉重叠。为规范我国AEG的外科治疗,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中国分会(CSDE)食管胃结合部疾病跨界联盟、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胃肠肿瘤学组牵头,于2018年联合颁布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该共识基于高级别临床证据在国内首次对AEG的定义、分期、手术径路、切除方式、淋巴结清扫和围手术期治疗等多个关键点给出相关建议和推荐意见;同时针对手术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范围、术中冰冻活检和AEG手术切除方式进行了较为明确的推荐和规定[11]。共识在
AEG外科治疗领域引起较大反响,进一步规范了我国AEG的外科治
疗成为国内同行规范化开展AEG外科治疗的指导性准则。近5年来,随着AEG相关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开展,针对AEG下纵隔淋巴结清扫、腹腔镜、胸腔镜在AEG外科治疗中应用、AEG淋巴结转移规律及手术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等关键环节,不断有新的临床证据产生。《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和《美国NCCN食管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临床决策指南》就AEG外科治疗的规定均有一定程度的修正。因此,有必要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进行更新。《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2024版共识》)在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腹腔镜外科专业组、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中国分会(CSDE)、中国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研究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胃肠肿瘤学组的共同牵头和组织下,由24名胸外科和25名胃肠外科专家组成《2024版共识》专家组,严格按照中国指南和共识的科学性
(Scientificity)、透明性(Transparency)和适用性(Applicability)
的评级(Rankings)要求(缩写为STAR原则)进行编撰(12);对于共识中每项陈述和推荐意见均至少有3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总结,并将其结论提供给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形成初稿。并于2023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