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与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pdf

发布:2024-12-29约8.6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王思斌|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与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与社会工作的新本土化

文/王思斌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相对公平,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

的新阶段,社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本谐?如何促进和保障城乡居民的社会生活参与,

文从专业社会工作要适应新发展阶段新要求的角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设生活共同体?等

度,以“新本土化”的理论视角,对我国社会工等。我们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做出新的、符合中国

作的进一步发展做一些分析。这是不甚成熟的思式现代化要求的安排,通过科学制定政策和有效

考,供同行讨论和批评。实施政策,包括通过发展社会工作,发挥社会工

作的专业优势,助力困弱群体基本民生问题的解

我国现代化的新进程及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决。在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社会工作应该适应国

家经济社会新发展战略和民生发展的新要求,更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进程及其对社会工作加自觉地参与新的民生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社

发展的意义会工作进行“新本土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

命题,对我国现代化的特征做了清晰的勾画,对社会工作新本土化的意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

式现代化”的概念和命题,蕴含着它既有各国现本文使用“新本土化”的概念,是想指出新发

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展阶段的本土化与社会工作恢复重建初期的本土

这里的“既有”,说明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走向化在程度和领域上有所不同,或有明显的新时代

现代化洪流的组成部分,它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特征。

有某种“相同”之处,因而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笔者较早关注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并从专

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更有”则强调了中国现业社会工作和行政社会工作两个角度,初步分析过

代化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及其本质阐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特点,指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

对于我国社会工作在新发展阶段的发展也具有重土化就是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

要的指导作用。社会工作必须回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制度体系),

提出的要求,秉持专业理念,扮演积极角色,在同其相互影响而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并发挥功能的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功能。过程。实际上,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个较宽泛的概

(二)我国现代化新进程面对的基本民生问题念,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相当复杂的机制。比

与社会工作的作用如,从内容的角度看,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可以包括

在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我国要以高质量发展整个模式的本土化、价值观念和伦理的本土化、工

为基本要求和动力,解决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方作方法的本土化、评估指标的本土化等;从机制方

面的问题。高质量发展首先指的是经济的高质量面看,可以有专业社会工作的主动本土化、被动本土

发展,同时,社会事业也需要高质量发展。我们化、互构本土化;还可以讨论本土化的程度:从表层

应该理性地看到,我国现代化新阶段还会遇到诸的、局部的本土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