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内容更新的调研.doc

发布:2017-06-07约3.0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课程内容更新的调研报告 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 今年1-4月份,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统计,汽车累计产销量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累计生产585.86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 60.69%,累计销售485.9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5.19%。 根据这一态势,中国汽车市场指数研究所在最新发布的第三期深度研究报告中大胆预测:201年中国汽车产销卫冕“全球第一”已无悬念,且将长时期稳居汽车产销“全球第一”的位置。并且,鉴于城乡刚性需求的继续释放与拉动内需、新农村建设、鼓励新能源等政策效应,中国汽车产销将再跨越1400万辆、1500万辆、1600万辆、1700万辆4个百万台阶,达1705万辆,增幅为25%!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突出矛盾是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据抽样调查,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维修工人队伍 a. 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为0.4%/43.1%/26.6%(发达国家为15%/50%/35%);企业中,尚有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三类企业中技术等级的比例更远远低于上述数据; b. 工人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的比例为38.5%/51.5%/10%发达国家为20%/40%/40%; c. 工人技术水平偏低。具有故障诊断能力的技术工人仅占20%(日本为40%,美国达到80%);从抽样样本看,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8%,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上者占37.5%,且绝大多数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 d. 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比例极低,仅占17.8%; e. 占企业总量约79%,从业人员总量约60%的三类维修企业,其从业人员仅有25%参加过短期技术培训,75%的人员未经过任何培训。 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队伍 a.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比例较低。抽样调查的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者占53.35%,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者高达46.65%; b. 专业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者,其中初级占46.7%,中级占40.2,高级占13.1%;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23.3%; c. 民营维修企业专业技术及经营管理人员技术职称缺乏正常认定渠道,导致专业技术队伍不稳定。 由于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导致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低、事故率高。除此之外,原有从业人员中至少还有人没有取得从业资格,需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另外还有新技术培训、管理知识的培训、关键岗位资格培训等等,都是非常巨大的市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汽车企业的生产、运行、维护和能够从事汽车检测维修的一线工作操作人员和汽车产品一线营销人员。 从业范围: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相关行业和企业,从事汽车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维护、营销等工作。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 ?机械制图、汽车构造及应用实训、电工电子基础及应用实训、汽车电工子技术及应用实训、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及应用实训、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及应用实训、汽车新技术及应用实训、产品销售等。 专门化 方向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1 汽车维修机工 汽车维修机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机工(中级) 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机工(中级)上岗证 2 汽车维修电工 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空调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电工(中级) 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电工(中级)上岗证 3 汽车维修钣金工 汽车维修钣金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 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上岗证 4 汽车美容装潢 汽车美容工、 汽车装潢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 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钣金工(中级)上岗证 5 汽车涂装 调漆工 漆工 劳动部门颁发汽车维修漆工(中级) 交通部颁发汽车维修漆工(中级)上岗证 5. 人才规格与知识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 3.掌握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 4.掌握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5.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6.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1.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4.评估总结工作结果的能力。 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