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质工程学——第4章-沉淀与澄清.ppt

发布:2025-03-10约1.23万字共1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平流式沉淀池斜板与斜管沉淀池澄清池4.1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一、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2.自由沉淀的沉速CD与Re有关,Re与u有关二、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拥挤沉淀浑液面:清水区与等浓度区之间的清晰界面。临界沉降点:当沉降达到变浓度区刚消失的位置时,c点沉降过程曲线:沉淀时间为横坐标,浑液面高度为纵坐标ab段:上凸,絮凝结果,沉速变大bc段:直线,等速,ab较短可作为不错的延伸cd段:下凹,沉速减慢,BCD三区重合压实过程平均沉速:浑液面的下沉速度代表颗粒的平均沉降速度。2.肯奇沉淀理论3.相似理论4.2平流式沉淀池平流理想沉淀池沉淀效率分析二、凝聚性颗粒的沉淀过程分析式中:p2—表示沉降高度h,沉降时间t0时的去除分数,并且是沉速等于或大于u0的已全部沉降掉的颗粒的去除分数。h1—表示时间t0时,曲线p2与p3之间的中点高度;h2—表示时间t0时,曲线p3与p4之间的中点高度;h3—表示时间t0时,曲线p4与p5之间的中点高度。 . . .当沉降为t0时,相应沉速即表面负荷uo=h/t0。为方便,时间一般选在曲线与横坐标相交处。凡沉速等于或大于uo的颗粒能全部沉掉,而沉速小于uo的颗粒则按照u/uo比值仅仅部分地沉掉。沉降时间为t0时,相邻两根曲线所表示的数值之间的差别,反映出同一时间、不同深度的去除百分数的差别。按凝聚性颗粒百分数等值曲线,可以得出总的去除百分数,见例题P298。三、影响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在明渠流中,Re>500时,水流是紊流状态平流沉淀池Re为4000~15000,紊流状态。水流除水平流速外,上、下、左、右的脉动,且伴有小的涡流体在沉淀池中,通常要求降低雷诺数以利于颗粒沉降。如何来降低?Fr高,惯性力作用相对增加,重力相对减少。水流对异重流及风浪影响抵抗力强,水流流态保持稳定。平流沉淀池中Fr>10-5。在沉淀池中,增大?,一方面提高Re,不利于沉淀,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Fr,而加强了水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沉淀效果的提高。所以,?可在很宽的范围内选取,而不至于对沉淀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我国各地一般?=10~25mm/s,最高可达30~50mm/s。四、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溢流堰(施工难),淹没孔口(容易找平)。孔口流速宜为0.6~0.7m/s,孔径20~30mm,孔口在水面下15cm,水流应自由跌落到出水渠。为了不使流线过于集中,应增加出水堰的长度,降低流量负荷。堰口溢流率一般小于300m3/(m·d)。五、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计算(2)按照停留时间计算Q—沉淀池流量,m3/s;g—重力加速度,m3/s;B—渠道宽度,m。沉淀池的出水渠采用薄壁溢流堰,渠道断面多采用矩形,当渠道底坡宽度为0时,渠道底坡水深H可根据下式计算:分层后的沉淀效率E′增加到原有的n倍。二、斜管沉淀池设计和计算2.整流配水装置3.倾斜角?4.斜管长度L5.斜板的板距,斜管的管径d及端面形状斜板的板距从沉效率考虑,越小越高,但从施工、安装、排泥考虑,不宜太小。d=50~150mm,常取100mm;斜管管径d=25~40mm,(多边形内切圆直角),端面形状,多采用正六角形。实际应用中,采用斜管较多。6.材料的选择7.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斜管总平面面积:F=KF′+△FF—沉淀池的总平面面积;F′—斜管净出口面面积;△F—沉淀池中的无效面积;K—斜管的结构系数。它表示斜板板材所占面积比例(一般K=1.03~1.1)。8.斜管内的流速9.沉淀池高度斜板沉淀池(1)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多斗排泥4.4澄清池二、澄清池的分类简介在进水室与池内水位差的作用下,上升流速突然增大,悬浮泥渣层相应地膨胀。竖井充水时,这时进入池内的水量减少,上升流速降低,悬浮泥渣层便彻底地收缩,由于充水和放水交替地进行,使悬浮泥渣层交替地上升(膨胀)和下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