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词解释、
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贸易创造效应:指关税同盟中一些国家高成本的产品被来自另一成员国低成本的进口品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增加成员国的福利。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指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
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把资本投向国内或国外某项经济社会领域的行为。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聚集效应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
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大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其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
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要素密集度是指在商品的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处理区域性事务的工具和手段,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也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2、产业的布局指向是指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
4、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研究、开发、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新知识,并以此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
5、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区域经济开发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区位因素指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
简答题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简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
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简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