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正常分娩》试题(答案).docx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正常分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分娩时最主要的产力是()
A.子宫收缩力
B.肛提肌收缩力
C.腹肌收缩力
D.膈肌收缩力
答案:A。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肛提肌收缩力可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等;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所以选A。
2.正常分娩时,胎头以哪个径线通过产道()
A.枕下前囟径
B.枕额径
C.枕颏径
D.双顶径
答案:A。枕下前囟径又称小斜径,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此径线小,利于胎儿通过产道。枕额径是胎头衔接时的径线;枕颏径是胎头最大径线;双顶径是胎头的最大横径,可用于判断胎儿大小。所以选A。
3.临产的重要标志是()
A.见红、破膜、规律宫缩
B.见红、规律宫缩、宫口扩张不明显
C.见红、先露下降、伴有尿频
D.规律宫缩、伴宫口扩张和先露下降
答案:D。临产开始的重要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比较可靠征象,但不是临产的重要标志;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所以选D。
二、填空题
1.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产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胎儿的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会影响分娩;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在分娩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胎头径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双顶径、枕额径、枕下前囟径、枕颏径。双顶径是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枕额径为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的距离;枕下前囟径是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的距离;枕颏径为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间的距离。
三、判断题
1.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答案:正确。初产妇分娩时,宫颈管先逐渐缩短直至消失,然后宫口开始扩张;而经产妇由于产道经过之前分娩的扩张,宫颈管消失和宫口扩张常同时进行。
2.胎儿窘迫时,应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
答案:错误。胎儿窘迫应根据孕周、胎儿成熟度及窘迫的严重程度决定处理方法。若孕周小、胎儿娩出后存活可能性小,应尽量保守治疗延长孕周;若宫口开全、胎先露部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应尽快经阴道助产娩出胎儿;若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
四、解答题
1.简述分娩机制的定义及主要动作。
答案: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主要动作包括:
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下降: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俯屈: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为枕下前囟径,以适应产道。
内旋转:胎头围绕骨盆纵轴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为内旋转。
仰伸:当完全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阴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肛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向前的方向转向上,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
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再向左旋转45°,称为复位。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胎肩及胎儿娩出: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顺利娩出。
2.简述产程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答案:分娩全过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临床分为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此期子宫规律收缩,宫口逐渐扩张,胎膜多在宫口近开全时自然破裂。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不应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也有长达1小时者。此期宫缩增强,产妇有排便感,不自主地向下屏气用力,随着产程进展,胎儿先露部逐渐下降,最终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