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班必修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2015级巴蜀班周测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2.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苯丙酮尿症(PKU)的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8的基因型为AaB.PKU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8与9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
D.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
3.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6%B.24%C.14%D.11%.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A B C D
7.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是单倍体 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③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④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⑤能形成可育的配子⑥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一定是纯合子是二倍体
A.④⑤B.①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④⑤.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③④②①
10.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猜测最有可能的是
A.厌氧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异养、需氧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
二、非选择题.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2)用γ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 ;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 。(3)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 杂交,如果 ,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 。.果蝇的直翼(正常翼)与卷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子代既有直翼果蝇又有卷翼果蝇。
(1)卷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在16 ℃时幼虫发育,子代有直翼果蝇,在25 ℃时幼虫发育,子代全部为卷翼,此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①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对等位基因,其中___________位于染色体上。
若某果蝇的基因型为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酵母菌的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可作食用、药用等,是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