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图形变换要点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图形变换 杨化动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 1.矢量和矩阵; 2.二维和三维图形变换的类型及运算规则; 3.坐标系和图形程序库; 4.投影、窗口和视区。 重点: 二维和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及其复合变换方法 本章教学内容 4.1图形变换的基本原理 4.2二维图形几何变换 4.3三维图形几何变换 4.4投影变换 4.5计算机图形处理的相关技术 4.1图形变换的基本原理 图形变换一般是指对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几何变换后产生新的图形,它提供了构造或修改图形的方法。除图形的位置变动外,还可以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甚至对图形作不同方向的拉伸来使其扭曲变形。 图形是点的集合 在二维平面中,任何一个图形都可以认为是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的。对于一个图形作几何变换,实际上就是对一系列点进行变换。 4.1图形变换的基本原理 点的表示 在二维平面内,一个点通常用它的两个坐标(x,y)来表示,写成矩阵形式则为: 或 表示点的矩阵通常被称为点的位置向量,以下将采用行向量表示一个点。如有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a(x1, y1), b(x2, y2), c(x3,y3),用矩阵表示则记为: 变换矩阵 若[A]、[B]、[M]都是矩阵,且[A][M]=[B],则[M]被称为变换矩阵。变换矩阵为点的变换提供了工具。 设变换矩阵 点的变换 将点的坐标[x y]与变换矩阵[M]相乘,变换后点的坐标记作[x′ y′]。则: 即: 可见,新点的位置取决于变量A、B、C、D的值。 在系统中,几何图形是最基本的元素。图形由图形的顶点坐标、顶点之间的拓扑关系以及组成图形的面和线的表达模型所决定。图形的几何变换,归根结底是点的坐标变换。 对于平面上的点,有如下齐次变换矩阵: 其中(x,y)为变换之前的点坐标,( )为变换以后的点坐标,T为变换矩阵。 对于由多个点、线、面组成的二维、三维图形,有: 式中:V--变换以前图形的顶点坐标矩阵; ????????? --变换以后图形的顶点坐标矩阵; ????????T--图形变换矩阵。 ??? 对于二维图形,T是3*3阶齐次矩阵;对于三维图形,T是4*4阶齐次矩阵。图形变换的主要工作就是求解变换矩阵T。 4.2二维图形几何变换 4.2.1二维图形基本变换 4.2.2二维图形复合变换 4.2.1二维图形基本变换 在二维空间中,图形变换矩阵可表示为: 其中a、b、c、d是对图形进行缩放、对称、旋转、错切等变换;e、f是对图形进行平移变换;p、q对图形进行透视变换;s是对图形进行整体伸缩变换。当s1时,图形被放大;当s1时,图形缩小;当s=1时,图形大小不变。即变换后的 坐标均为原坐标x,y的1/s倍 二维图形的基本变换包括以下几种:平移变换、比例变换、对称变换、旋转变换、错切变换。 平移变换 平移是将图形中的每一个点进行移动。若将一个点(x,y)沿水平方向移动c单位,平移到一个新位置( ),数学表达式为 如果c是正值,则点向右移动,如果是负值,则向左移动; 同理,如果f是正值,则点向上移动,如果f是负值,则向下移动。 平移变换 旋转变换 旋转变换是将图形绕一固定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下面讨论图形绕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θ角的旋转变换。如果点(x,y)沿逆时针旋转θ角,变换后的点( , )的数学表达式为: 示例 齐次坐标旋转变换为 比例变换 比例变换以原点为中心使用比例因子乘以图形的点集,使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变换。点的比例变换的数学表达式为: =ax?? a≠0=ey?? e≠0 齐次坐标比例变换为 比例变换 比例变换见右图 (1)当a = d =1时,为恒等比例变换,即图形不变;(2)当a = d 〉1时,图形沿两个坐标轴方向等比放大。(3)当a = d 1时,图形沿两个坐标轴方向等比缩小。(4)当a≠d时,图形沿两个坐标轴方向进行非等比变换。 示例 对称变换 分别讨论几种不同的对称变换。 示例 (1)以y轴为对称线的对称变换,变换后,图形点集的x坐标值不变,符号相反,y坐标值不变。矩阵表示为 (2)以x轴为对称线的对称变换,变换后,图形点集的x坐标值不变,y坐标值不变,符号相反。矩阵表示为 对称变换 (3)以原点为对称的对称变换,变换后,图形点集的x和y坐标值不变,符号均相反。矩阵表示为 (4)以直线y=x为对称线的对称变换,变换后,图形点集的x和y坐标对调。矩阵表示为 对称变换 (5)以直线y=-x为对称线的对称变换,变换后,图形点集的x和y坐标对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