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版语文《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人教通用版8.2.2 正确使用熟语.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向二 成语使用正误判断? ——题型无论怎样变,不变的是8大命题角度 角度1 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通题通法】 【即学即练】 1.(2019·雅安模拟)在我们的认知中,科幻片的观众一般是中青年,且以男性群体为主,然而《流浪地球》的观众却覆盖了老、中、青群体,很多家庭__________(携家带口/扶老携幼)共赴这两个多小时的科幻之旅。? 【解析】扶老携幼:形容男女老幼成群结队而行。容易错误理解成受家眷的拖累。携家带口:携带家眷;也指受家眷的拖累。也说携家带眷、拉家带口。 答案:扶老携幼 2.(2019·襄阳4月联考)而康桥的什么最像新娘呢?只有河畔夕阳下的垂柳。垂柳,枝条细长,一律下垂,迎风飘荡,顺光看去犹如新娘__________(风姿绰约/蒲柳之姿)的身影,逆光看去则如新娘头上那块红盖头,这不就是传统婚礼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 【解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蒲柳之姿:像蒲柳一样的资质,常用于谦称体质衰弱或资质凡庸。容易错误理解为像蒲草、柳条一样柔软的姿态。 答案:风姿绰约 角度2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指向性有意弄错。 【通题通法】 对象误用的多种情形 1.人、物不分。如“特立独行”只用于人,不能用于物。又如:【惨绝人寰/惨无人道】前者用于物,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常用来形容人。 【刻不容缓/迫不及待】前者用于形势;后者用于人。 【盛气凌人/咄咄逼人】前者只用于人;后者还可用于气势。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前者用于人;后者用于人或物。 2.同用于物,但对象不同。如“汗牛充栋”适用对象是书籍,不能用于资料。又如: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的界限清楚;后者多指是非的界限清楚。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前者用于消息;后者多用于消息、言论或东西等。 3.所适用对象的范围不同。 【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前者只能形容技艺绝妙;后者用于学问、技术。 【大吹大擂/自吹自擂】前者吹嘘的可以是别人;后者只能是自己。 【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前者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不限于掌权者,一般人也可以用,范围较宽。 【恋恋不舍/流连忘返】前者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等;后者侧重于景物。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前者多用于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后者则用于任何环境。 4.所适用对象,“好”“坏”不同。 【不堪设想/不可思议】前者用于很坏或很危险的结果;后者一般适用于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事物或道理。 【神通广大/手眼通天】前者用于本领高强;后者用于手段高超,善于钻营。 【济济一堂/成群结队】前者用于有才能的人;后者用于一般的人。 【罄竹难书/不胜枚举】前者用于罪行;后者一般不用于不好的事物。 【一马当先/首当其冲】前者用于好的行为;后者用于坏的行为。 5.谦、敬不明。如“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又如,不能用于对方的成语有:抛砖引玉、忝列门墙、敝帚自珍、绵薄之力、管窥蠡测、望尘莫及、洗耳恭听等;不能用于自己的成语有:率先垂范、鼎力相助等。 【即学即练】 3.(2019·天津卷改编)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_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幻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 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_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A.瞬息万变 出神入化 B.瞬息万变 鬼斧神工 C.浩如烟海 出神入化 D.浩如烟海 鬼斧神工 【解析】选A。①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前者强调时间短,变化多;后者强调丰富,专指文献、资料等。语境中的对象是“瑰丽景象”,且“时动时静,变幻莫测”,用“瞬息万变”更恰当。②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前者适用对象是创作者;后者适用对象多是建筑、雕塑等作品。语境中用于形容画家的技艺,用“出神入化”更恰当。 角度3 褒贬不当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