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PAGE
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1、驾驭“以、如、乎、方、撰、尔”等重点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2、领悟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多次诵读文章;
2、老师示范,学生合作,总结、积累文言学问;
3、学生探讨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情感看法价值观:领悟曾皙之志,体会孔子的志向与情怀。
教学重点:
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看丰富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1、依据语境推断词义;
2、相识孔子的教化思想,理解孔子的政治主见。
学情分析:
学生对《论语》有肯定的相识和理解,但是把握《论语》中词、句的意思较困难。学生大体了解孔子的“仁爱”主见,文中“吾与点也”的志向认同须要刷新对孔子志向的相识。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分角色朗读课文,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在诵读中把握人物特点。
2、问答法;促进学生参加,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论语》中有一言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行夺志也。”一个人的志向确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诗经》中有诗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人们往往渴望别人了解自己,又惧怕别人不知自己。
春秋末期,先师孔子就与他的弟子们坐在一起畅谈志向。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春秋贤人们的心声。
二、解题
人名:子路——由
曾皙——点
冉有——求
公西华——赤
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作品及主要人物介绍
1、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中国闻名的思想家、教化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2、《论语·先进》简介:《论语·先进》共二十四章,以孔子评论自己学生的内容为主。读此篇可以了解孔子弟子的性格、言行、志向、道德水同等,也可以窥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化思想。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熟悉文章主要内容。
2、老师订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五、内容解读:
1、常识积累:文章中的第一句话“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文章题目有什么关系?
2、问题延长:《论语》中文段的第一句话与题目是什么关系?
明确:编纂过程中,往往用文段的第一句话作为本篇的题目。
探究学习:
、老师示范:整理文中包含“以”的句子,师生合作,梳理“以”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
以毋吾以也直译“因为(不要因为我这样)”,意译“因此”
则何以哉做
、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出文章中包含“如”“乎”的句子,梳理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如或知尔假如
如如五六十或者
如
如其礼乐至于
如会同或者
以吾一日长乎尔
乎摄乎大国之间
乎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乎”在句中相当于“于”,翻译成“比、在”
、思索探讨:
①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子路——率直、自信
冉有——虚心、谨慎
公西华——娴于辞令
曾皙——从容、潇洒
②曾皙的志向是什么样的志向?
预设:生活志向、山水娱情的志向、小志向……
③假如你“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预设:心情愉悦,有华蜜感
④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曾皙志向的画面。
暮春郊游图太平盛世图
重点突破:
文章的最终一段里,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子之志的点评。
①孔子认为“三子者”之志是大还是小?
明确:大志(“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②“三子者”在叙述宏图大志时忽视了什么?
明确:个人的风度以及个人为实现志向做的打算。
儒家所强调的“温、良、恭、俭、让”的个人修养。
《礼记·礼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③孔子为何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明确:志向契合、个人修养风度合乎心愿。
课堂小结:
本篇是《论语》中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