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要点.ppt

发布:2018-04-27约1.52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011年10月31日,菲律宾一名婴儿 的诞生标志着世界人口突破70亿。(世界70亿 人口日) “黑人” 每年净增 7 800万人 每天净增 21.4万人 每小时净增 8 904人 每分钟净增 148人 每秒钟净增 2.5人 人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2.时间差异   A B C 世界人口增长历程 人口增长 特点 时间 工业革命前 增长缓慢 工业革命后 持续增长 20世纪后半叶 快速增长 人类历史总趋势 不断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 1. 人口增长特点 看图1.3 3.空间差异 1 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 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人口增长最少的大洲:大洋洲 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欧洲 人口增长最多的大洲:亚洲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非洲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 因 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保持较 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 开始趋于 缓慢 中国 印度 巴基斯坦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 印度的人口压力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再生产)可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决定。 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 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传统型又可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 前工业化时期 后工业化时期 模式 原始型 高—高—低 传统型 高—低—高 现代型 低—低—低 基本特征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初期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增长加速;后期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增长减缓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缓慢 发展阶段 前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时期 后工业化时期 地区分布 原始落后地区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小结: 处于高速增长模式的某些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002) 返回 2.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补充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类型 年轻型 扩张型 成年型 静止型 老年型 收缩型 示意图 2.图表类型 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反之则相反,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必将迅速增长。 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人口总规模继续增长。 上宽下窄,说明人口结构中儿童、少年、青年人的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 原始型 高—高—低 传统型 高—低—高 现代型 低—低—低 1.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 巩固练习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 A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