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径为20nm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
B.海水中提取镁的各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可溶性铁盐和铝盐可用作净水剂
D.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硅酸盐材料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硅和二氧化硅.
【分析】A.胶体是分散系;
B.海水中提取镁:;
C.铝离子和铁离子属于弱根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
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解答】解:A.纳米碳酸钙只有一种物质,不是分散系,故A错误;
B.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铝离子和铁离子属于弱根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物而净水,故C正确;
D.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分散系、物质的分类等,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mL 18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8NA
B.0.1mol24Mg32S晶体中所含中子总数为2.8NA
C.标准状况下,22.4LCO2中含有的共同电子对数为2NA
D.6.0g醋酸晶体中含有的H+数为0.1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10mL,18mol/L的浓硫酸中含有0.18mol硫酸,完全反应0.18mol硫酸会生成0.09mol二氧化硫,转移了0.18mol电子,由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18mol;
B、根据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计算24Mg32S晶体中含有的中子数;
C、求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二氧化碳中含4mol共用电子对来分析;
D、醋酸是共价化合物,晶体时不含氢离子.
【解答】解:A、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所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小于0.09mol,转移的电子小于0.18mol,转移电子数小于0.18NA,故A错误;
B、根据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可知,1mol24Mg32S晶体中含28mol中子,故0.1mol此晶体中含2.8mol中子,故B正确;
C、标况下,22.4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二氧化碳中含4mol共用电子对,故C错误;
D、醋酸是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液中才能电离出氢离子,即晶体时不含氢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稀溶液中所有酸和碱反应的中和热数值都相等
B.已知C(s)+?O2(g)=CO(g)△H=﹣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反应时,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是吸热过程,中和热数值不同;
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
C、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反应;
D、物质能量一定,对于确定的反应,反应热只与体系始态和终态有关于变化途径无关.
【解答】解:A、在稀溶液中强酸、弱酸,强碱弱碱,反应时,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是吸热过程,中和热数值不同,故A错误;
B、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生成的是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概念,故B错误;
C、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条件才能发生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
D、物质能量一定,对于确定的反应,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体系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的焓变计算判断,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实质理解,题目难度中等.
4.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考点】真题集萃;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甲烷和水经催化重整生成CO和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