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近代史纲要上篇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

发布:2017-08-22约2.8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中国封建社会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人类科学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发展的高峰,就是发生在中国的。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1、源远流长 历史悠久.毛泽东:“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传承不绝 2、领先世界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在3—12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 3、博大精深 4、影响深远 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中曾多次嘱咐伊斯兰教徒:“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和殖民扩张 1、出现一批欲称霸世界的西方列强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第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第二,地理大发现为欧洲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第三,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货币财富和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证 。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推行殖民政策 殖民主义的特征: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赤裸裸的掠夺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贸易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输出 (三)、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原因 中西历史走向的巨大反差 中国,1644年(清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建立了中国社会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西方,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18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在乾隆皇帝(1736—1795年在位)统治后期迅速走向衰败。而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席卷欧美,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 中国封建社会衰败的原因 1、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中央集权 宗法等级制度 欧洲:世俗(王权) 宗教(神权) 中国封建社会衰败的原因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地主制经济 小农经济 重农抑商政策 欧洲:领主制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衰败的原因 3、思想上的专制统治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自由和解放 中国:儒家(天道观、礼教) 欧洲:神学 中国封建社会衰败的原因 4、僵化的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的束缚了人才的培养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龚自珍 中国封建社会衰败的原因 5、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争成为中国由盛而衰 的根本转折点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中法战争,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中日甲午战争,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领海、关税 、司法等主权); (2)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3)扶持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 (4)名义上仍然是独立国家和政府的,还有一定的主权。 (1)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2)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是封建的生产关系仍占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和发展,但是并没有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成为阻碍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黑暗衰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三,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发展,但是力量薄弱;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 (四)两对主要矛盾 及其相互关系 (五)两大历史任务 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