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知识点.doc

发布:2017-03-22约4.7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廖心怡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1.1 从全球变暖谈起 1、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 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它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它以-273℃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3)两者的关系:T=273+t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如图4-1中乙正确、甲和丙错误。 4、温度计读数:如图4-2中甲的示数为 9℃ ;乙的示数为 -16℃ 。 (甲) (乙) 图4-1 图4-2 图4-3 5、体温计: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8℃(或37℃);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③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⑥如图4-3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36.8℃ 。 6、几种新颖的温度计:气体温度计、辐射温度计、红外测温计、电子体温计、光测高温计、电阻温度计。 1.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态。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蒸发有致冷作用。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2)沸腾:①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 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③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必须继续加热;④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水的沸腾图象(如图4-4)。从图象可知, BC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但需要 吸 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99℃ 。 (4)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如下表4-5所示。 蒸发 沸腾 定义 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表面 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①温度必须达到沸点;②需要不断吸热 受其它因素影响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①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②沸点的高低与大气压有关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图4-4) (图4-5) 3、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汽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①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被液化。 ②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液化使气体体积缩小,有利于贮藏和运输。 4、汽化要吸热和液化要放热。 (1)蒸发吸热及致冷: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例如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的缘故;医生常用蒸发得很快的氯乙烷作麻醉剂,使病人的皮肤冷却到失去疼痛感觉的程度时进行手术。 (2)蒸发的例子:①湿衣服变干;②用电吹风将湿发吹干;③夏天,在教室地上洒水降温;④太阳出来,白雾不见了,露珠不见了。 (3)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生活中的“白气”、“白雾”是由于水蒸气放热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的(注意: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平时看到的“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例如①天冷呼出“白汽”;②冬天从室外走到室内时眼镜上蒙上一层白雾;③雾、露的形成;④冰箱里拿出的饮料会“冒汗”;⑤打开冰棒包装纸,看到冰棒冒“白汽”;⑥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会“冒汗”。 1.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石英、水晶、食盐、金属、海波、萘、明矾等是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如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非晶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