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比较阅读水调歌头.ppt

发布:2018-01-19约7.33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比较和鉴赏 敬读毛泽东主席的两首“水调歌头” 炎陵县职业技术学校  唐南平 比较和鉴赏的学习目的 鉴赏是对文学作品的鉴别、评定和欣赏,进而领略文学文学作品的趣味,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比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进行性状或程度差别的判定。 文学作品的比较和鉴赏是在阅读中比较作品的题材内容、思想主旨、感情倾向、裁剪构思、谋篇布局、艺术手法、表达方式、写作特点、体裁流派、语言风格等的相近或相对性。 本课通过敬读毛泽东主席的两首“水调歌头”,可赏析到伟人的宏图大愿与浪漫情怀,领略到诗人的雄浑豪放、凌云健笔和纵横竟趣。  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游泳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理解词意    诗词翻译  诗词翻译    问题探讨①②③④⑤    师生互动①②③ 写作特点  主题归纳 学习与思考 相同处 作业指导 不同处 结束语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56年6月初。当时国内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形势十分喜人。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地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并把这些感受寄寓于这首词中。读了这首词便能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诗人强烈的感情。 上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描绘治理长江的现实图景和光辉前景,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要靠诗人的联想。联想是构思诗篇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了奇特巧妙的联想,才能写出新颖独到的诗篇。本词上、下阕,从表面上看写的似乎是两件不相关的事,实质是环环相连,丝丝入扣,密不可分。本词由横渡长江即目所见的情景和触景而生的豪情,自然地联想起孔子的名言。由大江东去,日夜奔流的情景,自然地联想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这就从上阕顺理成章地转入下阕,畅想建设长江的宏图,开拓出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诗词翻译 刚到过长沙,又来到了武昌。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 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 今天我终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江面风帆飘荡, 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 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我们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 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想必很健康, 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1.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①.用“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和反其意而用“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 来指代长沙和武汉,并点明游泳的地点,这就显得意趣盎然。 “长沙水”,指长沙南门口“白沙井”的井水。白沙井水清澈甘美,驰名远近,在这里指代长沙市。 “武昌鱼”,因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古武昌县(今鄂城县)的梁子湖而得名。三国时吴主孙皓(孙权的孙子)从建邺(今南京)迁都武昌,当时有人反对迁都,编出童谣: “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词中这两句便是从这些歌谣演化出来的。 ②.用“才”“又”两个副词相互呼应,表现出时间的短暂和行程的紧促。  2.“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三句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任凭长江上风吹浪打,在水里游泳,不过如清静的庭院里随意散步一样。今天的游泳使自己体会到一种真正的舒畅。在表达上运用对比的方法。江面上风急浪高,充满着危险;在清静的庭院里散步,既轻松又安稳。诗人把两者加以比较,认为风急浪高并不可怕,还不如“闲庭信步”。一个“胜”字,抑前扬后,非常巧妙。经过这样比较,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并抒发他迎战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豪情。宽馀:宽余,宽阔舒畅的感觉。 3.“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句化用神话传说对表述主题和创造意境起什么作用? 神女:巫山神女。据宋玉《高唐赋》所说,赤帝的女儿瑶姬,葬于巫山之阳,故称“巫山神女”。北宋所编的《太平广记》、南宋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等记载:神女瑶姬,曾在巫山助大禹治水。疏凿三峡成功后,即化为神女石(即巫山十二峰之一的神女峰),伫立峰顶,守望三峡。应:料想,大概。当:该当,应当。这两句的大意是:那巫山神女大概还健在吧,她眼看这些巨大的变化一定会感到非常惊讶。 化用这些古老、美丽的神话传说,可以衬托出人间的巨大变化,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同时,使意境更加瑰丽、宏阔。 这首词,通过畅游长江所见、所感的描写和层层联想,热情赞颂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了祖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 作 业 1.背诵《水调歌头·游泳》 2.上网阅读毛泽东主席的《七律·答友人》,想一想主席在诗中用到哪些意象和修辞手法。 附:七律·答友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