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铜矿特大型采场充填体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8卷第3期 有 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6年5月
安庆铜矿特大型采场充填体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胡飞宇
(安徽铜都铜业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摘要:安庆铜矿主要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回采嗣后充填采矿法。为确保一400~一510m中段西部矿体
厚大区域特大型矿柱顺利回采,本文开展了安庆铜矿特大型采场充填体稳定性研究。计算分析了特大型矿柱回
采过程中充填体的稳定性,提出了合理的开采结构参数,对矿山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充填体稳定性破坏机理数值模拟
400m以上胶结充填配比设计是合理的,所形成的胶
1 安庆铜矿充填体稳定性问题的提出
结充填体稳定性良好,在灰砂比1:4的充填体内能顺
安庆铜矿是一座大型地下铜铁采选矿山,设计 利掘进出矿巷道或作为凿岩硐室侧帮(采用适当支护
日采选能力3500t/d。自1991年投产以来,全部采措施),在其中部灰砂比1:10~1:12的部位,也未出
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孑L嗣后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截 现严重的片帮和垮落,使得尾砂混入率小,对确保矿
止1999年底,一400m以上开采过程中顺利地实现柱的顺利回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给一510m中段特
了120m高双阶段矿房矿柱的回采,充填体基本上大型采场配比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510m中段
没有大面积的垮落,表现出了良好的自立性和稳定 进行生产后,对于特大型采场不同特定部位的胶结充
性,矿柱回采过程中由胶结充填体引起的贫化率为 填体采用不同的灰砂配比,如在需掘进出矿巷道、需
1.92%~5.6%,加权平均为2.42%,取得了良好的作为凿岩硐室侧帮、需作为一400m底台开采工作底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板等部位采用灰砂比l:4;在各中段中部则将原灰砂
随着生产转入一510m中段后,矿体开采技术条 比1:12逐步提高到1:10;在其余过渡部位采用灰砂
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显著特征是矿体厚大,28~ 比1:8作为交替。对于一400m以下的矿房充填体的
可靠性仍需做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11”矿房处对应的矿体厚达60~100m,单个采场矿
量最大可达59万t,双阶段连续回采时,矿石或充填 2对胶结充填体作用机理的基本认识
体单侧暴露面积可达10000~12000m2,为特大型采
场。特大型采场的顺利回采是安庆铜矿持续稳产、 通过对胶结充填体作用机理研究和现状的调
高产的保障。而胶结充填体的稳定性则直接关系着 查,结合安庆铜矿充填体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工作,对
矿柱能否顺利回采。 胶结充填体作用机理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安庆铜矿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研究,曾与有关科 (1)充填体的力学作用机理。充填体进入采
场,改变了采场帮壁的应力状态,使其单轴或双轴应
研单位和院校合作,对一400m以上矿体厚度40~
60m的高阶段采场水泥一分级尾砂配比、各类试块 力状态转变为三轴应力状态,围岩的整体强度得到
强度及充填体稳定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室试验及 了很大提高,从而增强了围岩的支撑能力。所以充
原位观测。充填体强度及配比设计在参考国内外大 填体的充填作用不仅仅是充填体本身的支撑作用,
型采场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安庆铜矿具体实践确定 更大的是阻止了围岩强度因地压活动而产生的弱
其灰砂比为:在充填体内掘进横穿巷道或作为凿岩 化,相对提高了开采条件下围岩自身的强度和承载
硐室侧帮或需作为继续上采的工作底板等部位采用 能力。
灰砂比1:4,在各中段中间部位采用灰砂比1:12,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