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1-07约2.33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逸周书》记载“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根据材料可知()

A.诸侯对周王室承担一定义务

B.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

C.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制度

D.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下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并承担一定的义务,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原则,排除B项;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并非垂直管理,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原始民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在先秦时期的天下观念中,四夷被视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原地区的“诸夏”与“夷狄”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文化层面上,四夷只要学到了“中国”文化,就可以变成“华夏”人。这一观念()

A.强化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客观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C.避免了同少数民族间的战争 D.形成对周边地区的有效管辖

【答案】B

【解析】

天下观念中包括四夷,四夷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成为华夏族一部分,这一观念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四夷接受中原文化,是一种文化认同,这些都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天子权威,A项错误;材料中的观念虽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但也不能避免战争,C项错误;不能说通过这一观念就能形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D项错误。故选B项。

3.云梦秦简《田律》《仓律》中记载,地方官需要准确地向朝廷报告其所辖土地的田亩面积、种植情况、庄稼长势以及自然灾害,国家要求官员按时视察农业生产情况,下命令保护山林川泽、禁止随意砍伐捕捞。这表明此时()

A.国家强化对经济的控制 B.朝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国有制度依然盛行 D.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确立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材料所述体现秦朝通过地方官员,加强对土地、农业生产、山林川泽的管理,体现国家强化对经济的控制,A项正确;要求官员报告土地的田亩面积、种植情况、庄稼长势以及自然灾害,体现“重农”,但材料没有“抑商”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国家加强对“土地”“山林川泽”的管理,但看不出归私人还是国家所有。且秦朝已经确立土地私有制,排除C项;材料涉及国家对官员的管理,涉及中央集权,但看不出“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4.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诏州都“度田”(丈量土地。核实户口,增加政府赋税收入)触及了豪强地主的利益,引起了叛乱,东汉政府只能与之妥协。自此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此事直接导致()

A.地方割据局面产生 B.田庄经济逐步形成

C.小农经济极度衰退 D.流民问题不断出现

【答案】B

【解析】

东汉光武帝“度田”触及了豪强地主的利益,引起了叛乱,可以看出豪强地主势力的强大,根据“自此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并所学知识可知,土地私有制发展容易导致土地兼并现象,正是由于豪强地主不断兼并土地,导致了东汉时期田庄经济的逐渐形成,B项正确;东汉光武帝“度田”并非地方割据产生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无法体现小农经济极度衰退,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与流民问题不断出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继承了两汉史学的传统,进一步确立了炎黄共祖的地位。不仅汉族统治者祖述炎黄,而且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贵族也承认炎黄的始祖地位,炎黄成为分裂时期的共同记忆。这说明当时()

A.治史深受传统史学影响 B.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迅速

C.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 D.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