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书画欣赏.ppt

发布:2016-12-01约2.25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 小篆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3)隶书 由篆书省改、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相传是秦国人程邈在监狱中创造的一种字体,因在狱中的人称为“徒隶”,故称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4)草书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 (5)楷书 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有汉隶演变而来,笔画平稳、点画清楚,结构方正。 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   唐欧阳询(欧体)   唐颜真卿(颜体)   唐柳公权(柳体)   元赵孟頫(赵体) 颜、柳的 区别 颜体:点画饱满稳实,横画清瘦,竖画粗重,似有立体感 柳体:短横粗壮,长横瘦劲挺长,竖画顿挫有力,钩法回锋猛踢,点画爽快利落,总体秀朗挺拔,结构严密紧凑,给人干练简明的感觉。 (6)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中国绘画的主要工具 《韩熙载夜宴图》图析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描摹了南唐时期官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由听琴、观舞、休闲、赏乐和调笑等五段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 四 中国画装裱形制 镜心 条屏 册页 中堂立轴 扇面 卷轴 先秦、秦汉时代 中国绘画的早期--秦汉绘画 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等门类。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顾恺之《洛神赋(第一卷)》(局部) 《步辇图》 阎立本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画家,画的是一位仙人衣衫不整的醉态。袒胸露怀,抿嘴耸肩,步伐蹒跚,一副醉意蒙眬的样子 仙人的嘴角正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一双小眼半睁半闭、好像讥讽,仿佛看透了世间一切。 《墨梅图》王冕,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文人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崇尚水墨写意,王冕画梅花,只画“野梅”,不绘“官梅”。山野梅花枝干挺拔劲直,官梅经人工造作,枝干盘曲媚俗。这跟王冕自己的身世、经历分不开。他认为“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笔下的梅花就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体现。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简述画家生平) 1 第一景:韩熙载与来宾聆听乐女弹奏琵琶; 第二景:舞女在韩熙载的击鼓声中翩翩起舞; 3 4 5 第三景:韩熙载在围床上休息; 第四景:韩熙载手执扇欣赏乐女吹奏 * 第五章中国书画欣赏 仓颉前4666—前4596年 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 。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一、起源 二、发展 金文 文字图画 甲骨文 2.演变: 小篆 隶书 楷书 1.形成: 商代 3.总趋势: 由繁到简 图画文字“旦” 图画文字“斧”或锛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 鼠 牛 虎 兔 猴 羊 马 蛇 龙 狗 鸡 猪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泰 山 石 刻 峄山石刻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 隶书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局部)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王羲之? 《兰亭序》 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 按表现题材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动物等画料。 按表现手和段技法分为:工笔、写意、半工半写等画法。 按幅面样式分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款式。 毛笔 朱砂墨 宣纸 荷叶端砚 笔、墨、纸、砚 依尺寸可以简单的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   依笔毛的种类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等。 历史上有宣笔(安徽宣城)、湖笔(浙江湖州)两大中心。好的毛笔,都具有尖、齐、圆、健四个特点。 2 墨 分“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松烟墨光泽度差,只宜写字。油烟墨色泽黑亮,有光泽。    4 砚 最著名的是广东肇庆的端砚 ,质细地腻、润泽净纯、晶莹平滑、纹理色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