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题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Mn—55,Fe—56,Cu—64,W—184
1.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主题为“化学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明矾水解能产生具有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C.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D.焓变是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水玻璃、碱灰、铝热剂 B.酸性氧化物:SO2、CO2、NO2
C.强电解质:明矾、硫酸钡 D.同素异形体:H2、D2、T2
3.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B.配制FeC13溶液,将一定量的氧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C.层析法分离含有少量Cu2+和Fe2+的混合溶液时,亲水性强的Cu2+在滤纸下方
D.度计是利用氯化钴晶体中结晶水数目不同而颜色不同来设计的,度高时呈蓝色
4.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中“溶液”与“操作及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溶液 操作及现象 A CaC12溶液 通入CO2,溶液不变浑浊;再通氨气,溶液变浑浊 B Na2SiO3溶液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C Ca(C1O)2溶液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不褪去 D BaC12溶液 先通入O2,再通入SO2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 5.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 )
A.加入足量的新氯水,溶液颜色变深,则含有Br-
B.加入KMnO4酸性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则含有Br-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12振荡,CC14层有色,则含有Br-
D.加入足量FeC1溶液,用CC14萃取后,在无色的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则含有Br-
6.下列数据可信的是 ( )
A.某澄清石灰水的浓度是2.0mo1·L-1 B.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2.8g·cm-1
C.某元素的原子半径为0.060mm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质量为10.25g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H2O+2e-=H2↑+2OH-
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C.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
D.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A2++=A1(OH)2↓+3CO2↑
8.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钢片加入稀硝酸中,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 ( )
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 B.压强增大
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 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9.利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 )
A.利用装置Ⅰ进行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定量测定
B.利用装置Ⅱ进行碱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检验
C.利用装置Ⅲ证明铁生锈时空气参与反应
D.利用装置Ⅳ进行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稳定性强弱比较
10.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X为C12,则C可能是FeC13
B.若X为O2,则A可能是硫化氢
C.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是A1C13溶液
D.若X为CO2,则A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mo1·L-1的NaOH溶液、氨水,分别稀释m、n倍,溶液的pH都变为9,则
B.有甲、乙两种醋酸溶液,测得甲的=a,乙的=a+1,若用于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V(乙)>10V(甲)
C.25℃,向0.1mo1·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中增大
D.,该式满足NaHSO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12.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NnO2,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放电时Na+从a区移向b极区
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