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新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三章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pptx
第三章光和眼睛;新课引入;新课讲授;2.眼睛的视物原理
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3.正常眼睛的调节:人的眼睛通过睫状体的收缩或放松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相互于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从而获得清晰的像。;(2)看近处的物体;4.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3)近视眼的矫正
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适当的凹透镜,使光发散后再进人眼,从而使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5.远视眼及其矫正
(1)远视眼的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3)远视眼的矫正
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在眼睛前面放一个适当的凸透镜,使光会聚后再进人眼,从而使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知识窗;知识点;2.成像光路图;3.特点:拍照时,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越近,像离镜头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越远,像离镜头的距离越近,所成的像越小。;4.眼睛和照相机的对比;5.投影仪
(1)原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屏幕上会得到投影片倒立、放大的实像。
(2)特点:投影片离镜头越近时,像到镜头的距离越远,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投影片离镜头越远时,像到镜头的距离越近,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小。;F
;知识点;第二次:正立、放大的虚像;2.开普勒望远镜
(1)结构:望远镜的种类有很多,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2)原理:望远镜观察的物体极远,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经物镜后在物镜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实像恰好处在目镜的1倍焦距之内,经目镜后成放大的虚像。;第二次:正立、放大的虚像;课堂小结;随堂练习1;随堂练习2;随堂练习3;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