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 系统的基础知识,使其具备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曰常 办公和数据分析和解决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以我校为例 课程内容基本上以 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 Internet、Dreamweaver使用为主。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的普及,目前,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 次的教学内容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 平衡,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 一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时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 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 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仍将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我们在近 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 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浏览网页和聊天,但基础知 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根据我们的调查, 我校新生中经常使用计算机并且水平很高的不足3%;系统学 习过信息基础课、打下一定基础的新生不到20%;大部分学 生简单了解一些计算机知识,会打字、上网、玩游戏。除 此以外,我校还有一部分预科毕业的学生,他们在上大学 预科时已经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这种情况造
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仍然按照目 前所规定的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必定产生有的 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的矛盾现象。由于对 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为了准确掌握新生的计 算机水平,我教研室在XX年秋季对新生入学计算机水平进 行了调查,结果调查的887人中158人(%)系统学习过信息 课程,473人(%)有一些计算机知识,2 56人(%)没有使用过 计算机,在这种教育状况下,必须做出一些教学的改革, 而分层次教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1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学校教
学安排的实际情况,我们把“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二个 层次,新生入学时采取统一组织考试和学生自愿报名相结 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上机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 分成A、B两个层次。A层次学生考试成绩达到7 5分以上, 他们的水平己经达到了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已掌 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部分学生可免修计 算机应用基础,但为了促进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根据医学生医学课程中要处理图片的特点,我们开设
“Photo 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他们这门课程最后 的考试成绩是“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考试成绩。但 我们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较高级别的学生允许选择较低 的级别,即A级的学生可以选择B。
同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 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1],使教师 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 首先,使教师从“教育者”角色转到“引导者”角色上来 引导学生入门。其次,把主要任务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方 法上,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创新精 神的培养上,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做学习的 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对象的不同,专业和学历层次 的不同,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学 习能够使用计算机有效地进行工作和学习。比如,在讲解 Wo rd时,学生会理解这是一种简单的打字工具。但我们可 以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利用Word自己设计个人简历、新 年贺卡,既打开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又挖掘了他们潜意识 的艺术细胞,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新的教学体系建立后我们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实验 大纲,重新修改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精品课程网站,电子教 案全部上网发布,供学生学习使用,使其更适合教学改革 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 学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程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 教学效果。采用Serv-U作为FTP服务器方式创建了面向学 生的网络存储服务,在学校网络邮件服务器中由现代教育 技术中心对我们授课的班级每个班开设一个信箱,用于教 学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交流。
分层次教学并不是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而是在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的前提下,根 据学生水平不同,安排不同的教学计划,通过一定时间的 学习让学生达到相当的计算机水平,最终实现相同的教学 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也要注 重对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而提出的,分层
次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提倡采用任务驱动 式教学[2]:即对易于明确学习目标的内容在教学之前就以 “任务”的形式下达,直观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