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章病毒的基本性状.ppt

发布:2016-09-10约3.76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毒学Virology 病毒引起疾病的特点 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流感病毒 病死率高:狂犬病病毒 后遗症严重:脊髓灰质炎病毒 持续感染:乙肝病毒 引起肿瘤:EB病毒 致畸性:风疹病毒 对抗生素不敏感,特效药少 预防是重点 病毒的基本性状 体积微小,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构简单:非细胞结构 基因组:只有一种核酸(RNA或DNA) 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以复制方式繁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病毒核酸的主要功能 病毒复制 决定病毒的特性 具有感染性(感染性核酸) 病毒蛋白的主要功能 保护病毒核酸 参与感染过程 具有抗原性 三、脂类和糖 ? 病毒体的脂质主要存在于包膜中。 ? 来自宿主细胞,与包膜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的作用有关。 ? 糖类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与病毒吸附细胞受体有关。 病毒包膜的主要功能 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与病毒入侵有关 具有抗原性 ssDNA病毒复制 -ssRNA病毒复制 dsRNA病毒复制 裂解(lysis):裸露病毒 出芽(Budding):包膜病毒 细胞融合(cell fusion) :CMV 整合(Integration) :HIV 干 扰 现 象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 发挥干扰作用的缺陷病毒称为缺陷干扰颗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 DIP)。 优点 1. 阻止病毒复制,导致宿主康复。 2. 灭活病毒和减毒病毒干扰活病毒感染。 缺点 可能减低疫苗效果。 复制周期包括: 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组装、成熟和释放 隐 蔽 期 吸 附 穿 入 吞饮-无包膜病毒 融合-包膜病毒 核酸直接穿入 dsDNA病毒复制 +ssRNA病毒复制 逆转录病毒复制 HIV复制动态演示 组 装 细胞核:DNA病毒(除痘病毒) 细胞质:RNA病毒(除正粘病毒) 释 放 细胞裂解后病毒释放出来 HIV芽生释放模式图 Host cell lysis Budding 病毒的异常增殖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 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 成分,病毒就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 者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 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非容纳细胞:不能提供病毒复制条件的细胞 容纳细胞:能支持病毒完成正常增殖的细胞 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某一基因位点 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复制不出完 整的有感染性病毒颗粒。 辅助病毒:可以辅助缺陷病毒完成正常增殖的 病毒。 腺病毒伴随病毒与腺病毒(AAV adenovirus) 丁肝病毒与乙肝病毒(HDV HBV) * 干扰素(interferon,IFN) * 改变细胞代谢途径 * 竞争干扰(细胞表面受体) 干扰现象的原因 干扰现象的意义 第三节 病毒遗传学 1.基因突变 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常发生基因组中碱基序列的置换、缺失、或插入,引起基因突变。 因基因改变而发生某些性状改变的变异株称为突变株(mutant)。 遗传物质变异 条件致死性突变株(conditional-lethal mutant) 温度敏感突变株(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ts 突变株):28-35℃; 37-40℃。 宿主范围突变株 耐药突变株 2.基因重组与重配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两种病毒的基因 组发生互换,产生具有两个亲代病毒特性 的子代病毒,并能继续增殖。 基因重配(reassortment):分节段基因组病毒的 基因重组(交换基因节段)称基因重配。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基因组不分节段的病毒的重组 基因组分节段的病毒的重配 + 互补作用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其中一个病毒的基因产物(如结构蛋白和代谢酶等)促使另一个病毒增殖。 表型交换和表型混合 一种病毒的衣壳或包膜包裹在另一种病毒体的核酸外面,称为表型交换。 非遗传物质变异 表型混合和表型交换 病毒变异的意义: 病毒逃逸免疫监视---造成疾病流行。 抗病毒治疗---造成困难。 改变了病毒抗原性---造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