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经济地理第一章详解.ppt

发布:2018-04-02约5.93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优势: 中国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其中处于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幅度最宽,水热条件良好,自然资源物种众多,和其他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对比,没有像俄罗斯、加拿大那样有广阔的严寒冻土地区,也不像位于热带中心的巴西和印度尼西亚那样炎热过湿。 没有“回归线荒漠”现象产生。季风强盛,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海陆兼备,邻国众多。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往来。 海域辽阔,资源丰富。 课堂讨论: 辽阔的疆域对中国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二节 自然资源 一、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组合 北方矿多水少,南方矿少水多,如果按照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计算,华北地区约占全国的41.2%,而水资源仅占4.7%;江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42.6%,而矿产资源仅占全国的10.2%。 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总量大,人均相对量不足 种类齐全,部分资源质量不高,开发条件不理想 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配置不甚合理 资源开发强度高,浪费和破坏严重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 二、中国“资源威胁论”与“地大物博”论 1、 中国“资源威胁论” 20世纪末至新世纪初出现于欧美国家 代表性观点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EPI)表示,中国对全球主要基本物资和其他日渐枯竭资源“无法满足”的需求,使得西方世界消费形态建立的经济发展模型备受挑战。中国是一个极具“资源扩张性”的大国,不断在全球不计成本地寻找资源与能源,抬高全球资源的价格。 国内外背景: 国内资源需求旺盛,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资源进口的依赖加重。如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几年世界资源消费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 中国“走出去”矿产资源战略受阻 是谁耗用了大量的世界自然资源? 目前占世界人口不到15%的发达国家是靠消耗全世界已探明储量50%的矿产资源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前年消费量石油占全球的62%,铝、粗钢和铜占50%以上;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20%以上,总资源消费量相对是比较低的。美国1900年至1975年、日本1945年至2000年,人均累积消费钢都超过20吨,中国到2004年人均累积消费钢只有2吨。 中国人均消费石油242公斤,世界平均是590公斤,而美国人均消费了3吨多,日本人均消费了1.9吨;从人均进口量来说,中国人均进口是100公斤,世界平均是400公斤,而美国是2.1吨,日本也接近2吨。 中国引发了世界资源危机吗? 世界资源危机早有显现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被认为是资源有限论和悲观派的代表作。报告发表后的1973-1974年,石油危机爆发,许多地区发生资源紧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 世界危机是相对的、普遍的 世界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支柱性矿产探明储量的储采比超过40年、铁矿、铝土矿超过100年。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矿产资源的储量将会有所增大。 中国是世界资源大国,资源开发潜力大 我国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主要矿产资源总体查明程度约为三分之一,多数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潜力较大。石油探明程度约33%,储量和产量增长具备资源基础。天然气探明程度约14%,1000米以浅的煤炭查明程度约37%,资源前景广阔。煤层气处于勘探初级阶段,将成为我国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油页岩资源潜力可观,有望成为可供利用的重要油源。重要金属矿产资源查明程度平均35%,铁、铝等大宗矿产查明率40%左右,预测我国1000米以浅未查明的铁矿石远景资源有1000亿吨以上。 到2014年,我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是连续8年超过10亿吨,处于稳定增储期。 中国进口资源不仅仅是满足内需? 出口导向型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中国为能源矿产进口和涨价付出沉重的代价? 触动了谁的利益? 全球重要资源垄断格局已经形成,世界10家油气公司控制着全球油气储量的70.5%和产量的58.4%,拥有资产最多的3家美英油气公司生产世界近一半的油气下游产品。金属矿产方面,全球排行前15名的跨国矿业公司控制着全球铁矿石产量的76%。 思考题: 如何应对中国资源威胁论? 2、中国“地大物博”论 讨论: 中国“地大物博”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当前应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地大物博”论? 从资源的绝对量和开发利用潜力来看 从资源的相对量来看 从资源的质量来看 从资源的供求关系变化来看 要有辨证的观点,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强化资源管理 。 第一、要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第二、要加快建立资源技术支持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 第三、要注重优化消费结构,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合理引导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