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湖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讲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四章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Acute uppurative peritonitis) 一、概念 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所引起的腹膜腔急性炎症。主要表现是腹膜刺激征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 分脏层和壁层 两层间隙为腹膜腔 脏层受内脏N支配 壁层受体N支配 功能:分泌吸收, 包裹炎症 损伤修复 腹膜腔间隙 三、分类 按发病机理:原发性、继发性 按发病因素:细菌性、化学性(非细菌性) 按病变范围:局限性、弥漫性 按发病时间:急性、亚急性、慢性 临床上以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多见 四、病理生理 细菌、损伤、化学刺激 ↓ 腹膜充血、水肿 ↓ 局限包裹 ←- 炎性渗出--→ 扩散全腹 ↓ ↓ ↓ 形成脓肿→ 破溃→ 麻痹性肠梗阻 网膜吸收 ↓ ↓ ↓ ↓ 吸收 排脓 失水酸中毒 毒素入血 ↓ ↓ ↓ ↓ 康 复←-抡救 ←- 休 克 ← 败血症 ↓ ↓ → 死亡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3、全身症状- ①依病情进展发热逐渐增高,伴畏寒 ②伴口渴、眼窝下陷等脱水征 ③ T↑、R↑、 P↑严重时血压下 4、腹腔脓肿- ①膈下脓肿-发热、胸痛、咳嗽、呃逆。 ②盆腔脓肿-发热、腹痛、直肠、膀胱刺激征。 ③ 肠间脓肿-发热、腹痛、腹泻、肿块。 常见腹腔残余脓肿 【临床表现】 (二)体征—1、望诊- ①希氏面容(表情痛苦、面色灰白、两眼凹陷无神、面部冷汗、颧骨高耸、鼻尖峭立) ②常喜屈曲、仰卧、不喜动、腹膨隆、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腹膜炎表现 【临床表现】 2、触诊-满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尤以病灶部为甚(老年、儿童因腹壁抵抗力↓肌卫不明显),胃酸刺激可出现“板状腹”。 3、叩诊- ①原发灶为胃穿孔-肝浊音界消失 ②渗液多或内脏出血时-有移动性浊 4、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安静腹)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N↑严重时有中毒颗粒,机体反应低下,WBC不高。 (二)影像检查: 1、B超示腹腔积液或某脏器肿大 2、立位X线示膈下游离气体(胃肠穿孔)或气液平面,肠麻痹有多个气液平面 3、CT可显示实质器官病变及明确腹腔脓肿的大小的位置。 【辅助检查】 (三)直肠指检-直肠膀胱(或子宫直肠)窝饱满、有触痛(四)腹腔穿刺-对病因诊断十分重要 【辅助检查】 意义:①抽出食物残渣,偏酸性-胃穿孔 ②抽出为胆汁样液-胆囊穿孔 ③不凝固血液-实质脏器破裂 ④血性渗液-癌瘤破裂 ⑤粪水样臭味-消化道穿孔或破裂 ⑥浆液样或脓性-炎性病灶 穿刺液应送化验、细菌培养可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以及菌属。 【辅助检查】 (五)诊断性腹腔灌洗: 于脐下中线5cm处粗针穿刺插管入腹腔直至盆底。 若无脓液等流出时灌入等渗盐水1000ml,2-3分钟后将滴并放低,借虹吸作用取液。 如 WBC 500 个/mm3或胆汁、淀粉酶↑等可诊断。(六)剖腹探查:适于病因一时不能确定,而又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 诊断性腹腔灌洗 【处理原则】 积极处理原发病灶,消除病因,清理和引流腹腔,控制感染,促进渗出液局限;脓肿形成作腹腔引流。 方法(一)非手术 (二)手术 【处理原则】 (一)非手术 1、适应证: (1)原发性腹膜炎或盆腔炎。 (2)病程已超过24h有局限趋势者。 (3)病因未明、症状轻、全身情况好。 (4)剖腹探查术前准备。 2、措施: (1)禁食 (2)胃肠减压 (3)补液 (4)应用抗菌素 (5)对症(镇静、止痛、吸氧、降温) 【处理原则】 (二)手术 1、适应证: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