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了解地球所处.DOC

发布:2018-06-20约8.8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圈层结构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掌握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4.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及特点,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重点) 2.地球的圈层结构及特点。(重点) 3.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点) 考点一 宇宙中的地球[学生用书P13]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宇宙的物质组成 宇宙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总星系 2.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①八大行星 ②普通性  图示法记忆八大行星的特征 (2)特殊性 行星表面温度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距日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 若行星自转和公转周期过长,会对行星表面温度有何影响? 提示:若行星自转和公转周期过长,会造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大,白天和夏季时间过长,行星表面温度就会过高;黑夜和冬季时间过短,行星表面温度就会过低。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要结合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在下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解析] 从图中可知图中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横坐标表示行星轨道半径,即距恒星的远近,由此可知“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适宜的温度条件。 [答案] A       航天发射基地、回收场地的区位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1)气象条件:晴天多,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2)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3)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4)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5)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6)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 (1)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发射主要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2)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 (3)回收场地选择:我国航天回收场地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该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  (2016·昆明二模)下图中,美国的莫纳克亚山天文台观测条件好,简述其优势条件。 [解析] 从纬度、海拔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天文台的观测条件。 [答案] 纬度较低,能观测到部分南半球星空;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观测时间较长;美国天文观测的技术设备先进。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2016·海宁质检)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读表,回答1~2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a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0 23小时56分 有 火星 0.11 0.15 3.96 1.9 24小时37分 有 1.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2.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第2题,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最有可能适宜生命存在,因此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