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促红细胞生成素市场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促红细胞生成素市场分析
促细胞生成素介绍
1.结构
人红细胞生成素(EPO) 是由193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糖基化蛋白质,其
中27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成熟蛋白质由163个氨基酸组成,其糖基对于
EPO的生物活性至关重要,因而基因工程的EPO不能利用大肠杆菌表达
系统,只能利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如CHO细胞生产。EPO含有2对二硫键,
等电点为4,5,具有一定的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2.功能
EPO主要由肾脏产生,约10%~15%的EPO由肝脏产生,其功能是刺激
造血祖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维持外周血的正常红细胞水平。在肾功能衰
竭时,出现EPO的产生障碍,导致贫血。动物体内实验证明人重组EPO
能够明显刺激红细胞的产生,防止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贫血。
EPO是治疗贫血的特效药,主要用于治疗与贫血有关的各种疾病,如:
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即肾性贫血)、骨髓瘤及肿瘤患者放、化
疗所致贫血、艾滋病患者叠氨钠治疗所致贫血、类风湿关节炎及寄生虫
所致贫血、大手术中的自体输血等。其中,在临床上运用最广泛和有效
的是肾性贫血的治疗。
促细胞生成素的临床应用
EPO的主要功能--治疗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主要是指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时伴有的贫血。各种慢性肾
脏病在其恶化过程中均可导致CRF 。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发生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与治疗
慢性肾衰病人贫血的三大机制为: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红细胞
寿命缩短和失血。一般情况下,随着血球压积(Hct)的下降,EPO的分
泌呈对数上升,在慢性溶血引起严重贫血时,循环血中EPO水平可达
2000mU/ml。反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时,随着Hct的下降,循
环血中EPO水平也明显下降。Eschbach发现,CRF并不改变EPO在体内
的反应,而且无论什么原因所造成的肾性贫血,EPO都能轻易地予以纠
正。
肾性贫血在临床上除可见贫血的一般表现外,还有原发肾脏疾患和肾功
能不全的症状与体征。其贫血程度常为中、重度。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出
血,如皮肤出血点或瘀斑、鼻衄、口腔粘膜渗血、消化道与泌尿道出血
等。
肾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
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透析此法能改善尿毒症的症状,对改善贫血亦有一定作用。其中腹膜透
析比血液透析效果好。
红细胞生成素它是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药物。
雄激素可直接或通过增加肾与肾外EPO的合成而刺激红系造血,还能延
长红细胞寿命,减轻溶血。
约对50%的患者有效。
输血 当Hb在60g/L以下;出现心绞痛或明显的脑缺氧症状;严重感染或
出血;或急需手术时,可
采用输血。
除此之外,还有补充维生素、铁剂、叶酸,以及肾移植等。
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积极意义
各种贫血的发病率有所不同,并与经济、工作与生活环境等有一定关系,
亚洲国家高于欧美国家,肾性贫血更是一种常见的贫血。世界卫生组织
资料表明,全世界约有600万肾衰病人,其中约有75%的人有贫血方面的
临床表现。
接受rhuEPO治疗后,患者能显著提高红细胞计数、血细胞计数与血红蛋
白水平,改善病人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病人体力与耐力。
EPO在临床治疗上有如下积极意义:
纠正贫血
减少甚至避免输血
提高生命质量
有利于患者康复
EPO治疗肾性贫血可能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高血压的处理
初次使用rhuEPO,高血压发生率仅为20%。血压升高的机制可能是
周围血管阻力的增加。rhuEPO纠正贫血后,
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粘滞度增高,但根据Poiseuille定律:阻力=
(8×长度×粘度)/(? ×半径4)
可知,血管半径对血管阻力的影响比血液粘度更重要;贫血时血管内
皮细胞产生的舒张因子(EDRF)主要是
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纠正贫
血Hct升高,Hb (血红蛋白)结合NO增多,
抑制了NO的舒血管作用,导致血管阻力增加,也是引起外周血管阻
力增加的原因之一。这类血管升高可使用
或调整抗高血压药物,通过减少rhuEPO用量、调整透析方案、控制
Hct什在30%~35%范围等措施加以控制。对
rhuEPO所致恶性高血压,F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