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63-4.1 水污染及其防治.ppt

发布:2017-09-27约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4.1 水污染及其防治 高中地理新课改选修环境保护 惠安三中:柯丽群 一.水污染 (一)概念: 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二)分类: 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三).水污染的成因 水俣病 (四)案例 从1950年起,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水俣镇的渔村中陆续出现怪现象:海面上,不时泛起一片片白肚子死鱼;海鸥飞着飞着,忽然坠落水中;镇上的猫儿, 中了邪似的步态不稳,浑身抽搐, 最后像自杀一样跳入大海。1953年, 在水俣镇渔村又陆续出现了患怪病的人。病人口吃不清,面部痴呆,步态不稳,接着耳聋眼瞎,全身麻木,进而精神失常,一会儿酣睡,一会儿兴奋异常, 最后身体弯曲, 在绝望的叫喊声中死去。 东京 日本九州岛熊本县水俣镇 水俣镇 医学家和生物学家一齐出动,终于找到了在水俣镇作祟的“妖魔”——甲基汞。原来,新日本氮肥公司的含汞污水大量排入海湾,然后汞被水中微生物转化为甲基汞而进入浮游生物体内,再经过“浮游生物——小鱼——大鱼”食物链的富集,使大鱼中有机汞浓度达到海水汞浓度的 几万倍!人吃了这种鱼,便发生甲基汞中毒。也称“水俣病”。 原因: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 案例2: 赤潮 海水富营养化为某些海洋浮游生物的快速大量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可使某些浮游生物独霸一方。相反因其大量快速繁殖使海水中氧气急剧下降致使其它浮游生物死亡殆尽、腐败、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其它浮游生物及鱼虾的死亡,造成恶性循环。 赤潮不仅使海中浮游生物死亡殆尽,游动能力强的鱼虾改变繁殖场所,海水养殖绝收,海水变色臭,而且一旦食用赤潮海域的鱼虾贝类等水产品,可导致人体中毒事件。 (1)赤潮的影响: 危害海洋生物资源,影响人类渔业生产 (2)赤潮爆发的原因 (3)赤潮在我国的分布 珠江口.长江口和渤海湾 1.海水富营养化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污水中的氮和磷) 2.一定的光照和海水温度 3.稳定的海水 案例3: 石油入海流 石油是海洋污染物中最主要的一种。据估计,通过各种途径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干分之五。 石油进入海洋的途径有: 1、陆岸排油:是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2、海洋运输与港口建设 3、海上油田的开发 石油平台发生事故 石油污染的危害 海洋中的石油污染使生活在海洋当中的各种生物遭受到灭顶之灾由于石油的密度小,且不溶于水,一旦进入海洋,石油就会漂浮在海面上,一方面隔绝了水和空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另一方面石油的氧化,需要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会使海洋中的生物很快窒息死亡。 2001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西北部一个金矿污水沉淀池发生泄露事件,氰化物废水流入了多瑙河支流之一匈牙利的蒂萨河。据悉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800倍,受污染河水流经之处,所有水生生物几乎全部迅速死亡。 当地居民打捞河里中毒死亡的鱼 (三).水污染的危害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