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学院 科技创新 计算机控制小车走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科技创新【3】 计算机控制小车走迷宫实验报告 M08组 组长:乐佳琪 组员:冯可 陈治龙 黄莎 完成时间:2009/1/19
摘要
本报告包括了我组计算机控制小车走迷宫的图像处理、数据处理、迷宫路径算法、实时控制、串口通讯等软件设计及硬件控制。此外某些部分用系统框图进行了说明。还包括了系统的调试分析,心得体会和实物照片等等。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小车走迷宫,软件设计
成员介绍
姓名 班级 学号 具体负责的工作 联系方式 乐佳琪 F0703033 5070309832 图像处理部分程序;迷宫算法与小车部分程序;材料采购; lejiaqi0726@ 冯可 F0703033 5070309824 串口与单片机部分程序;迷宫制作; fk.soleman@ 陈治龙 F0703034 5070309849 小车硬件调试;串口与单片机部分 my-rei@ 黄莎 F0703034 5070309843 小车美化;中期汇报PPT制作;写报告;网页制作 shasha8874@
(从左到右)乐佳琪 陈治龙 黄莎 冯可
项目介绍
任务目标
由计算机发出指令控制小车从迷宫入口处开始运行,自动行驶至出口处(出入口均可自行设定明显标志)
整体过程
(1)由摄像头(USB接口)实时捕捉迷宫内小车的位置情况,通过USB线缆传送至电脑里编写的上位机软件,软件通过图像识别找出当前小车的位置信息及迷宫的信息,经过计算,作出控制决策,生成控制信号,并经通讯模块发送至小车。
系统示意图如下:
整体完成情况
本组主要完成了计算机对小车的控制,对迷宫的分析,等工作。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并未能完美的实现走出迷宫的工作。但是各个分项均完成。
本组基本上完成了本次实验的内容,虽然仍有许多,但如果时间足够,且能获得更多的帮助的情况下,应该可以完成的更好。
硬件部分介绍
1.硬件元件介绍
(1)小车:小车由底板、车体和89S52组成。底板负责向小车提供8V电压,向89S52提供5V工作电压以及转换各种信号。车体为所有部件的载体。89S52负责将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
小车外壳成品图如下:
(2)无线收发模块: 无线模块分为收发两部分,发送部分与串口相连,接受串行通讯标准的TTL高低电平,将其调制后作为无线信号发送出去。接受部份将发出的无线信号转化成标准串行通讯信号发送给小车。
①CMOS8位微控制器
主要功能:
· 兼容MCS-51指令系统
· 8k可反复擦写(1000次)ISP FLASH ROM
· 1000次擦写周期
· 32个双向I/O口
· 4.5-5.5V工作电压
· 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 时钟频率0-33MHz
· 全双工UART串行中断口
· 128x8bit内部RAM
· 低功耗空闲和省电模式
· 中断唤醒省电模式
· 3级加密位
· 看门狗(WDT)电路
· 软件设置空闲和省电功能
· 灵活的ISP字节和分页编程
· 双数据寄存器指针
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其PDIP图如下:
L298N(用来控制两个电机)
其管脚图如下:
(4)USB转RS232线: 负责电脑与小车间的串行通信。
电脑及摄像头。
在实验初始阶段,我们的车子一直不能启动,有时候会突然启动一下,这可能是接触的问题。后来我们发现小车芯片上的部分焊接点没有焊好,并且有几条线已经快要脱离了,于是我们重新进行了焊接, 并且重新烧入了程序,小车就能够跑self test程序了。
软件部分介绍
编程语言:c++
编译环境:VC6.0
所加载类库:OpenCV图像处理库,EasyComm串口读写类
主要流程:
(1)摄像头获取迷宫图片,做整个过程的背景
(2)人工标记入口,得到入口坐标
(3)人工标记出口,得到出口坐标
(4)通过迷宫算法由计算机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保存关键标点
(5)小车放置入口处,开始行进
(6)摄像头实时捕捉小车位置,与计算路径相比较,并通过串口自动向小车发送调整指令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