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练习题.docx

发布:2025-04-03约2.9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考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í)澎湃(pài)琴弦(xián)

B.阻挠(náo)勉强(qiáng)教诲(huì)

C.胆怯(qiè)埋怨(mán)炽热(chì)

D.静谧(mì)歼灭(qiān)倔强(jué)

答案:C。A选项中“慰藉”的“藉”应读“jiè”;B选项中“勉强”的“强”应读“qiǎng”;D选项中“歼灭”的“歼”应读“j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忘纪悬崖峭壁精兵简政

B.蜡烛阴谋鬼计兴高采烈

C.抽屉再接再厉焕然一新

D.辩认漫不经心震耳欲聋

答案:C。A选项“忘纪”应为“忘记”;B选项“阴谋鬼计”应为“阴谋诡计”;D选项“辩认”应为“辨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A选项“通过……使”同时使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选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选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4.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答案:D。A选项描写的是夏天西湖的景色;B选项描写的是秋天的枫林景色;C选项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的是冬天的雪景;D选项出自贺知章的《咏柳》,描绘的是春天柳树的美景。

5.“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甫

答案:C。“李杜”通常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而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二、填空题

1.《草船借箭》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罗贯中。《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展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__________篇。

答案:《诗经》;305。《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3.“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出自《__________》。

答案: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此句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斗,否则到年老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4.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____、隶书、楷书。

答案:金文;小篆。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5.“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论语》;《孟子》。“四书”是儒家的经典书籍,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书编在一起并加以注释,从此“四书”之名开始流传。

三、判断题

1.“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此句把“他”比作“小鸟”,形象地写出了他快乐的状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答案:×。《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3.“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这句话中的“新滋味”指的是成长的滋味。()

答案:√。在文中,作者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有了这样的感悟,“新滋味”包含着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是一种成长的体验。

4.“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告诉我们要亲自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答案:√。这句话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知道林中鸟儿的声音。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5.“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这句话没有语病。()

答案:×。“断定”表示肯定的判断,“可能”表示不确定,二者表意矛盾,这句话有语病。

四、解答题

1.请简要分析《匆匆》这篇散文的主题。

答案:《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主题围绕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珍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