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845-2007 无公害豌豆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03约3.7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B05

DB13

北省地方标

DB13/T845—2007

无公害豌豆生产技术规程

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845—2007

前言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世辉、王书芝、董静、刘绪法、王永波、梁润波、王力群、李国锋。

1

DB13/T845—2007

无公害豌豆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豌豆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本标准适用于省内无公害豌豆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8321.4—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8321.7—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B13/T453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DB13/T454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施用准则

3术语与定义

3.1

3.2

3.3

4

4.1

4.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粮用豌豆

指荚壳内层有革质膜的光滑种子型,以生产干籽粒为主的豌豆。

菜用豌豆

指荚壳内层无革质膜或有小片革质膜,以食鲜荚果为主的豌豆。

半无叶型豌豆

指托叶正常,羽状复叶突变为卷须互相缠绕直立类型的豌豆。

基础条件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茬口

2

DB13/T845—2007

前茬作物以为非豆科作物为宜。

4.3土壤条件

适宜土壤pH值为6.5~8.0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5生产技术

5.1播前准备

5.1.1品种选择

5.1.1.1种子选择原则

选用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性强、抗倒伏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5.1.1.2种子质量标准

种子纯度≥97%,净度≥98%,发芽率≥90%,水分≤12%。

5.1.2整地

适时早耕地,一般耕深20cm左右为宜。精细整地,疏松土壤,浇足底墒水。

5.1.3施用基肥5.1.3.1施肥原则

按NY/T496和DB13/T454执行。宜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无机肥。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宜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无害化指标和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料。

5.1.3.2施肥量

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kg~2000kg,每667m2施用尿素10kg、过磷酸钙30kg、氯化

钾15kg,或转换为同等含量的三元素复合肥。

5.2播种

5.2.1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8h~16h。可用种子重量0.25%的20%三唑酮乳油、或种子重量0.2%的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根腐病、立枯病,亦可用含甲基托布津、瑞毒霉的常规种衣剂包衣种子。

5.2.2播种期

早春20cm表土地温稳定通过0℃时播种,宜顶凌播种。具体播期:冀中和冀南地区2月下旬~3

月上旬;冀东地区3月上旬~3月中旬;冀北地区3月下旬~4月下旬。

5.2.3种植方式

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菜用豌豆行距50cm,粮用豌豆行距15cm~30cm,穴距5cm~30cm。半无叶型豌豆行间距以小于二倍卷须长度为宜,可采用带状种植,带宽60cm~80cm,每带种4行,行距15cm~20cm。具体株、行距可根据肥力水平、种植样式及播种机械规格等因素确定。

5.2.4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主要有条播、点播。条播可采用常规小麦播种机械。

5.2.5播种量

一般播种量每667m210kg~20kg。半无叶型豌豆播种量每667m210kg~12.5kg。

5.2.6播深

播种深度5cm~7cm。墒情好播深4cm~5cm;墒情差播深6cm~8cm;冀西北旱薄地播深

10~13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