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768-2006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01约2.4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768—2006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2006-04-27发布2006-04-27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DB13/T768-2006

前言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农业局、迁安市农业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强健、田永利、张瑞民、常智军、岳学梅、唐桂彪。

I

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DB13/T768-2006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栽培管理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甘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406种薯

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DB13/T453无公害蔬菜生产肥料使用准则DB13/T454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施用准则

3产地环境条件

无公害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1的规定。同时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

疏松的沙土或沙壤土。

4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无公害甘薯生产使用肥料的准则、允许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DB13/T453执行;控制病虫害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DB13/T454规定执行。

5生产管理措施

5.1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用途,选用抗病虫、适应性强、品质优良、高产优质耐贮藏的甘薯品种。

5.2种薯质量

符合GB4406的要求。种薯要求均匀,无病虫,无外伤。

5.3育苗

5.3.1育苗时间:定植前30d左右。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进行。

5.3.2苗床形式:用改良式火炕或小拱棚育苗。选择干净、无病原菌的床土。

5.3.3苗床管理

排种到出苗阶段:以催为主,26℃~35℃高温催芽,促进种薯萌发。

出苗到采苗阶段:温度控制在25℃~28℃,苗床保持湿润。秧苗高达10cm~15cm时,开始通风。采苗前3d,将床膜揭开,把床温降到20℃~22℃左右,进行炼苗。当苗高17cm~20cm时及时采苗。每次采苗后浇水、盖膜增温,促下茬生长,当苗床气温达到40℃时,通风降温。

5.4定植

5.4.1整地施肥:深耕20cm以上,耙细整平、起垄。一般垄距60cm~75cm,垄高20cm~25cm。结合整地,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kg/667m2,N、P、K三元复合肥60kg/667m2,增施生物钾肥或硫酸钾10kg/667m2。

1

食品伙伴网

DB13/T768-2006

5.4.2栽秧:刨坑点穴浇水,栽苗深度4cm~6cm,湿土栽苗,干土盖苗,节节按实,苗尖直立。

5.4.3定植时间:5cm~10cm地温稳定在17℃时为定植适期,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5.4.4密度:3000~3500棵/667m2。

5.5田间管理

5.5.1苗期管理:查苗、补苗,以保全苗。

5.5.2结薯期管理

浇甩蔓水:一般采取浇小水或隔沟浇水,防止板结。

中耕培垄:封垄前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同时培土扶垄。

5.5.3块根膨大期管理

灌溉与排涝:如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在封垄前做好排水沟,如遇雨积水,要及时排水防涝。

控制茎叶生长:茎生长过旺时,可适当采取掐尖、提蔓等措施,控制茎叶生长。注意不要翻蔓。

根外追肥:块根膨大期可用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每隔10d~15d喷一次,共喷2次,每次

用液60~80kg/667m2。

5.6病虫害防治

5.6.1土壤选择:选择无病地块作为繁种田,生产田轮作打茬。

5.6.2种薯处理

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浸种3min~5min,晾干入窖。

温汤浸种:将精选无病斑的种薯放在筐内盖好,把缸内水温调至56℃~58℃,随即把薯筐放入缸内,使水面没过种薯,并上下提动薯筐,使水温均匀一致。把水温降到51℃~54℃,浸种10mi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