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1《艺术概论》教学大纲.doc

发布:2017-08-11约5.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 绪 论 什么是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学科的建立 艺术概论的任务 艺术本质与特征 关于艺术定义的探讨 艺术的基本特点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 总过程 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艺术分类 艺术分类的主要方法 造型艺术 实用艺术 表情艺术 语言艺术:文学 综合艺术 各种艺术之间的关系 艺术创作 什么是艺术创作 什么是艺术家 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 艺术创作的过程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定义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中的关系 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定义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特征 艺术语言 艺术形象 艺术意蕴 艺术风格:产生与特性 艺术流派 艺术思潮 艺术欣赏与批评 艺术传播的要素与方式 艺术欣赏的条件 艺术欣赏的过程 共鸣、净化、领悟 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的区别 艺术批评的模式 二、实践内容 要求学生在进行艺术理论的学习同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要求学生从书本和网络上收集资料进行专题讨论 要求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时写出观后感想 要求学生在观看完设计作品时进行艺术评论 要求学生在课程当中主动参加1到2次艺术专题讲座 6.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7.指导学生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 8.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理解与认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9.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并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 10.要求学生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11.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掌握摄影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法。 12.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8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为64学时,实践教学为16学时 序号 教 学 内 容 学时分配 理论 实践 1 1绪 论 8 2 2艺术本质与特征 8 3 3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8 4 4艺术分类 8 8 5 6 5艺术创作 6艺术作品 8 16 8 7 7艺术欣赏与批评 8 8 合 计 64 16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 “艺术概论”是一门陈述艺术文化的本质、价值、范畴、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等基础性知识和原理性的必修理论形态课程。是美术学(教师教育)四年制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它在为学生提供作为艺术教师职业所需要的艺术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为非师范生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了解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明确学习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时多使用例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艺术概论作为一门课的主要框架结构,知道艺术概论作为一门课程所要研究的对象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学习的意义。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作为学科艺术概论也叫艺术理论,它是艺术学的一个部分;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懂得艺术学的建立是在19世纪。近百年来,艺术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结下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艺术的研究方法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够准确的把握艺术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的促进艺术的健康发展。 四、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到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对艺术这个术语的认识,知道西方古代对艺术的定义的探讨。懂得中外古今对艺术定义的探讨对今天的意义和影响。明白重视技巧的倾向是有历史根源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艺术的定义形成自己的看法。经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有关艺术定义的各种观点都有其不足之处,从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懂得艺术的本质特征就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