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教学大纲.pdf
专业必修课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分析艺术发
展规律、评论具体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依据授课内容,适当采取主题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
体性。某些课时,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36学时学分:2分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讲绪论
教学内容:
绪论的核心是对“艺术概论”课程的介绍。内容包括:“‘艺术’何为?”;
“艺术概论”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对艺术活动问题的初步描述;作为科学的艺术
学的建立、艺术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讲授重点:
1、指出之所以强调艺术“活动”,是由于“艺术”内涵本身是历史性的概念,
反对生理主义、逻辑主义、神秘主义等认识艺术的形而上学倾向。
2、构成艺术活动的诸基本要素本身代表着分析艺术活动的不同维度的问题
领域,既要把握各自理论特征又要懂得综合统一地来分析具体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讲艺术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1、关于艺术发生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途径。
2、关于艺术活动发生的诸种学说。
3、关于艺术发展的内外因素。
讲授重点:
1、如何看待关于艺术发生的差异迥然的种种学说?发生学研究的有效性及
意义何在?
2、怎样正确理解经济基础是制约艺术发展的根本性原因?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讲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教学内容:
1、艺术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2、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讲授重点:
1、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理论争鸣与具体艺术文化现象,解析艺术与道德、科
技、宗教等之间的关系。
2、面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乃至后现代艺术之间的形态迥异,如何来把握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四讲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教学内容:
1、艺术活动的基本社会功能
2、艺术教育的传统、艺术教育的现代意义与目标方法等。
讲授重点:
1、结合具体理论论述与事例,强调“寓教于乐”——追求审美愉悦是实现
艺术社会功能的根本。
2、在当代社会如何实现艺术教育的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五讲艺术形态种(分)类
教学内容:
1、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
2、艺术诸形态的审美特性
讲授重点:
1、强调指出艺术形态分类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只
是出于理论探讨的方便,分类凝固化有悖艺术活动的开放性。
2、现代媒介带来的对传统艺术分类的整合,以及对艺术诸形态审美特性的
冲击。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六讲艺术创作主体
教学内容:
1、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2、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讲授重点:
1、如何理解以往理论史上关于艺术家的诸种不同的判断如“迷狂说”、“天
才说”、“压抑说”等。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七讲艺术创造过程
教学内容:
1、艺术体验
2、艺术构思
3、艺术表达
讲授重点:
1、艺术体验的特性,以及它与生活经验的区别与联系
2、关于艺术表达问题的不同理论见解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八讲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
教学内容:
1、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
2、艺术思维
讲授重点:
1、指出审美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的分析方式是以认知心理学传统为基
础的,除此之外,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等其他心理学流派同
样构成对艺术心理的阐释方式。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九讲艺术作品的构成
教学内容:
1、内容与形式的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