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
一、背景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有效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廷缓或阻止代偿期肝硬化向失代偿期的进展,减少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延长生存期。因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疾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HBv相关肝硬化整体治疗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亚太、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治指南或共识,都明确指出应该给予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然而目前各国指南或共识中提出的抗病毒治疗意见比较简单,难以完全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
为此,我们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制订本共识,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对HBv相关肝硬化进行规范化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抗病毒治疗,使更多患者获益。
二、流行病学
HBV相关肝硬化是慢性HBv感染的重要临床结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02年全球死于肝硬化的患者中约30%为HBv相关肝硬化。总体而言,慢性HBv感染进展为肝硬化的5年累积发生率约为8%~20%。一项包括68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肝硬化的年发病率约为2.1%,持续HBeAg血清阳性者更高,达到3.5%。
持续高病毒载量是发生肝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肝硬化累积发生率呈正相关,可独立预测肝硬化发生。慢性HBv感染者易进展为肝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尚包括:免疫状态(反复或持续的免疫清除)、男性、年龄40岁、嗜酒、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
西方研究提示基因D型较A型更易导致疾病进展,而亚洲研究则认为基因c型风险更大。有关HBv基因型与疾病进展的确切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三、自然史
病毒复制在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中较为普遍。有研究发现,至少30%~70%的HBv相关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体内有活跃的病毒复制。两项来自欧洲的研究显示,35%~55%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HBeAg阳性,48%的患者HBv DNA阳性,而治疗后出现HBeAg血清转换或HBvDNA低于检测下限者预后较好。
HBsAg滴度与预后的相关性尚不明确。代偿期肝硬化进一步进展可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
失代偿期肝硬化通常是代偿期肝硬化隐匿进展的结果,一些诱发因素可导致病情进展。约14%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因乙型肝炎急性发作而导致失代偿发生唧,表现为肝硬化急性失代偿。
因此,失代偿期肝硬化可表现为慢性肝衰竭或慢加急性肝衰竭。每年约有2%~5%的代偿期患者进展为失代偿期;20%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进展为失代偿期,而10年后则高达60%。病毒复制与否与进展为失代偿期密切相关。
肝硬化有HBV复制证据者的肝脏失代偿的年发病率为4%,显著高于无HBv复制者(1%)。此外,合并其他嗜肝病毒感染也是促进失代偿发生的重要原因。
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12年。一旦进展为失代偿,患者常出现因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死亡风险明显增加。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和14%。
来自亚洲的回顾前瞻队列研究显示,10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22例在平均13个月的随访中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肝肾综合征(32%)、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3%)、HCC(28%)、肝衰竭(9%)和肝性脑病(9%)。仅少量研究探讨了HBeAg状态对生存率的影响,但两者间并未建立明确关联。
尚无研究专门评估基线HBV DNA水平对患者生存的预测作用。因此,病毒血症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预后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HCC是HBV相关肝硬化的重要临床结局,无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都有进展为HCC的风险。肝硬化本身就是发生HCC的最重要危险因素。HCC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老年、男性、肝病严重程度、ALT水平、随访期间病毒复制活跃、病毒基因型、病毒突变、HCV或HDV重叠感染、饮酒和黄曲霉素暴露等。
台湾的队列研究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HBeAg状态及血清ALT水平等因素后,基线HBV DNA10000拷贝/ml是HCC发生的最强独立预测因子。但早年的小样本研究认为,HBV DNA水平或HBeAg状态与HCC的发生不相关。因此,肝硬化患者基线病毒载量和持续病毒复制在HCC发生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四、临床诊断和评估
HBV相关肝硬化是CHB发展的结果,其诊断过程包括临床诊断及评估,完整的诊断包括病因学、代偿/失代偿状态以及并发症情况。
(一)临床诊断
建立HBV相关肝硬化临床诊断的必备条件,包括:(1)组织学或临床提示存在肝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