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理财规划师 第四章 金融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金融基础 本章要点 货币:定义、分类、通货膨胀 信用:分类内容、信用创造 利率:分类及影响因素 汇率: 商业银行业务 一、货币 1、货币 定义 功能(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延期支付和将来支付的标准,主要是前两条) 货币分类(实质货币、代表实质货币、信用货币、准货币),具体形式及特征见表4-1,P212 1.货币作为( B )的功能,是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分成了两种交易行为;第一步是将物品换成货币,第二步再以货币换成物品。 A.价值尺度 B.交换媒介 C.延期支付 D.储藏手段 2.货币被用来进行借贷并作为各种融资行为的计量标准,这是货币在执行( A )功能。 A.价值尺度 B.交换媒介 C.延期支付 D.储藏手段 3.实质货币价值要保持与其非货币价值相等,如果市场上实质货币价值( A )面值,则铸币将熔化而成为商品。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大于 2、货币层次:M0、M1、M2、M3的定义,P214 3、货币价值:对内价值(货币购买力指数=1/物价指数)、对外价值(汇率水平) 4、货币的本位制度:特点(法偿性、最后的支付 工具);金属本位(金本位、银本位和复本位) 4、(A)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A.M0 B.M1 C.M2 D.M3 5、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一个国家货币对一切商品、劳务的购买力,它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C)。 A.货币购买力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货币购买力指数=物价指数 C.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货币购买力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 6、货币制度的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在多种货币并存的情况下,充当计算单位或基本单位的货币,被称为( A )。 A.本位货币 B.法币 C.通货 D.辅币 7.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反映了该国货币的( D )。 A.价值 B.购买力 C.对内价值 D.对外价值 8、法律赋予本位货币,无论支付额大小,任何人不得拒绝接收的强制流通的能力称为本位货币的( C )。 A.不可替代性 B.强制支付性 C.法偿性 D.最后支付工具性 9、金本位制是本位货币与黄金保持一定比价关系的本位制度,以下不属于金本位制度的基本形态的是( D )。 A.金币本位 B.金块本位 C.金汇兑 D.复本位 10.在复本位制下,市价较高的金属所铸成的货币,常被市价较低的金属货币所替代而不能流通,这就是所谓的(B )。 A.一价定律 B.格雷欣法则 C.良币驱逐劣币规律 D.奥姆法则 5、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分类:按速度、按原因 通货膨胀的效应 通货膨胀的治理 11.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称为(A )。 A.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货币贬值 D.货币升值 12.由于原材料、燃料等投入品价格和工资等上升,而生产效率不变引发物价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称为(C )。 A.输入型通货膨胀 B.结构型通货膨胀 C.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D.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13.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它会对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在长期看来,通货膨胀和失业( D)。 A.交替存在 B.同时存在 C.此消彼长 D.不存在必然联系 14.当一个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的局面时,我们称这种情况为( B)。 A.经济萧条 B.经济滞胀 C.通货膨胀 D.经济衰退 15.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来源不同,物价水平上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也不同。企业主的收益在通货膨胀初期往往(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受影响 D.不确定 16.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具有再分配效应,一般意义上讲,通货膨胀的最大收益者是( D )。 A.固定收入者 B.非固定收入者 C.企业家 D.政府 17.当通货膨胀时,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会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债务人手中,即通货膨胀使债权人的部分财富流失,而使债务人的财富相应增加,这也就是通货膨胀的( B )。 A.债务重组效应 B.财富再分配效应 C.收入分配效应 D.资源配置效应 18、以下各项举措不能够达到治理通货膨胀目的的是(C )。 A.控制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 B.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C.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D.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