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粉体制备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PDF

发布:2017-07-19约6.4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粉体制备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Powder Preparation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课程编码:01A32220 学分:3.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64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16 上机:0 适用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纳粉体材料与技术方向 推荐教材:姜奉华, 粉体制备原理与技术[M], 济南: 济南大学, 2011. 参考书目: 卢寿慈. 粉体加工技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曹茂盛. 超细颗粒制备科学与技术[M], 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盖国胜. 超细粉碎分级技术[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王世敏,许祖勋,傅 晶.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高 廉, 孙 静, 刘阳桥. 纳米粉体的分散及表面改性[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纳粉体材料与技术方向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让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学习,熟悉粉体制备原理和技术以及粉体制备的实验部分,根据粉体的不同用途,掌握 粉体制备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术的关键,熟悉粉体制备过程实验操作的所需的机械设备的构造、工作 原理及性能,能正确进行工艺设备选型,并为制备新的粉体材料奠定基础。粉体制备原理和技术的内容以 粉体不同的用途、制备方法和技术为主线,主要包括颗粒状粉体制备原理和设备,微米级粉体制备原理和 技术,纳米级超细粉体的制备和技术,粉体的分级原理与设备,超细粉体的表面修饰与改性技术等。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在学完大学物理、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测试技术、 硅酸盐工业热工基础等后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颗粒状粉体制备原理和 设备,微米级粉体制备原理和技术,纳米级超细粉体的制备和技术,粉体的分级原理与设备,超细粉体的 表面修饰与改性技术等基本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与粉体材料相关的工作或科学研究打 下基础。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 概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粉体有关的基本概念、定义。 了解:粉体制备技术发展简史和现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粉体制备方法。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粉体的概念 一、粉体的定义 二、粉体的尺度 三、粉体的形态 第二节 粉体制备技术发展简史 一、古代粉体制备工具 二、古代粉体制备与应用技术 三、现代粉体制备技术与设备 第三节 现代粉体制备技术与应用 第四节 超细粉体制备技术与应用 第二章 粉体的特性 建议学时:6 (包含实验2 学时,如实验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粉体有关的特性; 了解:粉体颗粒的大小,形状,分布,堆积和填充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粉体大小,形状,分布,堆积和填充的概念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粉体的几何特性 一、单颗粒尺寸的表示方法 二、颗粒形状因数 三、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四、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第二节 粉体的物理性能 一、粉体的容积密度与填充率 二、粉体的尺寸效应 三、表面与界面效应 四、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五、介电限域效应 第三节 粉体的机械力化学性能 一、概述 二、粉碎机械力化学作用机理 实验一 第三章 机械法制备粉体的原理和技术 建议学时:20 (包含实验6 学时,实验二、实验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