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监测与保护技术指南 BD1529 T 4-2025.pdf

发布:2025-04-01约1.54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40

CCSB651529

阿拉善盟地方标准

DB1529/T4—2025

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监测与保护

技术指南

Technicalguidelinesofmonitoringandprotectionofwildplantsinsmall

populationsinHelanMountain

2025-03-04发布2025-04-04实施

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29/T4—2025

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监测与保护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监测对象、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监测内容、监测成果等。

同时,规范了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分布在贺兰山的木本及草本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监测与保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1819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2652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扩繁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群population

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3.2

小种群野生植物plantspecieswithsmallpopulations

现存个体数少于种群最小可存活个体数,种群数量少、栖息地有限、遗传多样性低、种群结构衰退、

人类干扰严重且分布地域狭窄,天然更新差,灭绝风险率高的植物。

3.3

种群规模populationsize

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分布的物种个体总数,也称“种群大小”。

3.4

生境habitat,biotope

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3.5

监测monitoring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持续收集和记录野生植物生长状态及其环境变化的过程。

3.6

物候phenology

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的特征。

3.7

就地保护insituconservation

在野外原生分布地,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维持现存自然种群及相关的群落。

1

DB1529/T4—2025

3.8

迁地保护offsiteconservations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生存和繁衍

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称易地保护。

3.9

样地plot

为了研究目的而划定的小块土地。

4监测要求

4.1监测对象

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及其生境,具体可参考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见附录E)及生境。

4.2监测区域

以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实际的分布范围,即为监测区域。

4.3监测样地

4.3.1监测样地应具有代表性,涵盖监测区域内充分满足监测需要的典型小种群特征,样地形状以正

方形为佳,减少边缘效应的影响,监测工作应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需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

管理起到指导及预警作用。监测对象、方法、时间和次数一经确定,应长期保持不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