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腹腔镜胃癌手术1.ppt

发布:2016-11-02约1.94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消化道重建方式有B1式,B2式和ROUX-EN-Y吻合三种方式。 胃-空肠吻合侧侧吻合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早期胃癌上已经成熟,具有与开腹手术一样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根治性。 提高我国胃癌生存率最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全社会应共同关心早期胃癌的诊治工作,开展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的普查,努力提高我国早期胃癌诊断水平。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手段 百余年来胃癌的手术范围逐渐走向合理化 从一味扩大廓清范围过渡到安全性根治性和功能性的统一 在胃癌最高发的东南亚地区,日本的胃癌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日本胃癌学会制定的胃癌处理规约和治疗指南是国际性的胃癌临床诊治依据 日本外科医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最早报道了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随后欧美学者和许多日本学者开展了腹腔镜胃癌手术,其在病例选择上大多是早期胃癌病人。 之后也逐渐选择了部分进展期胃癌病人来施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日本开展3万余例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分析提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效果相同(5年生存率、无病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均无差别)。 腹腔镜胃癌手术具有与开腹手术一样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根治性。 中华医学会腹腔镜和内镜外科学组2007年制定了腹腔镜胃恶性肿瘤手术操作指南,其中明确了腹腔镜治疗胃恶性肿瘤的手术适应证 手术适应证 1.已经被认可的腹腔镜胃恶性肿瘤手术适应症 (1)胃癌浸润深度在T2以内者 (2)胃癌术前术中分期在IIIA期内者 (3)胃恶性肿瘤的探查和分期 (4)晚期胃恶性肿瘤的短路手术 (5)胃恶性间质瘤或淋巴瘤 手术适应证 2.可作为临床探索性研究的适应症 (1) 肿瘤累及浆膜但受累面积在10平方厘米以下 (2)胃癌伴有肝脏或腹腔转移的姑息性胃切除手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LAG) 全腹腔镜下胃切除术(TLG) 手助腹腔镜胃切除术(HALG) 应用最广泛为LAG 根据胃切除的范围LAG有如下手术方式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DG)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LAPG)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LATG) 经过中国腔镜外科培训联盟对胃肠外科医师的培训,创建了系列行之有效的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和方法,成功解决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路径、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三大技术难题 我院在2015年度开展了1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2例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 患者信息: 刘洪岩,女,52岁,以“上腹部不适隐痛伴进食后饱胀半年”为主诉入院,胃镜检查提示:胃窦癌。 李洪金 ,男, 71岁,以“黑便,呕血10小时”为主诉入院。入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间质瘤。 杨德田,男,79岁,以“上腹部饱胀不适3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间质瘤。 1.创建了最适手术体位、术者位置和腹壁戳孔布局,有效解决了手术入路的技术难题。 国外学者 手术体位:截石位 戳孔布局:混乱,未形成统一规范 术者位置:不固定(左侧、右侧或两腿之间) Varela(美国) Tanimura (日本) Kim(韩国) 我国专家推荐 病人取平卧位两腿分开 戳孔“弧形五孔法”布局 术者固定在病人左侧 Trocar布置 2. 使用以下淋巴结清扫的路径和方法,使手术操作更方便,更有利于达到彻底的淋巴结清扫 手术技巧以胰腺为中心标志 路径 自下而上 由左及右 先大弯后小弯 最后断十二指肠和食道 方法 No4sb→4sa→10→2 No6→14v→15→4d→4sb No7→11→9→8a→12a No5→3→1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流程 离断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 清扫No.4组淋巴结;裸化胃大弯至预切平面 清扫胰腺被膜 清扫No.14v、6组淋巴结;裸化十二指肠 清扫No.8a、8p组淋巴结 清扫No.12a、5组淋巴结 清扫No.1、3组淋巴结 离断十二指肠,完成吻合 清扫No.9、 7、11p 组淋巴结 清扫No.11d组淋巴结 清扫No.16a2组淋巴结 清扫No.16b1组淋巴结 清扫后效果图 解剖示意图 解剖示意图 清扫后效果图 超声刀或电钩离断大网膜由右向左至脾曲 沿结肠中动脉及其分支分离 用电钩或超声刀分开横结肠与胃窦的粘连 切断胃网膜左血管 用电凝钩或超声刀清扫胰腺被膜,保证完整切除小网膜囊 紧贴胰腺上缘分离、暴露、脾动脉,腹腔干、胃左动脉 显露并沿着肝总动脉清扫 剪开肝胃韧带,显露胃 右动脉、肝固有动脉 沿胃小弯分层清扫 沿脾动脉根部向远端裸化 最后切断十二指肠 上腹正中做3-5cm小切口,腔外完成吻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