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原理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原理 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 (一)目标定向原理 教学设计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激励、调控功能,以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来组织、规范、评价、调节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 (二)变量控制原理 ?指通过设计和调整一些较易改变的教学要素来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布鲁姆提出影响教学活动的三个主要变量:即认知的前提能力、情感的前提特性、教学质量,认为这三大变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水平及类型、学习速度、情意效果等。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应该根据变量控制原理对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而又较轻易改变的教学变量进行分析,寻找合理、优化的教学结构。 (三)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结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有一条重要的规律:即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是动态的、综合的,在不断变化之中相互之间确立各种动态的关系。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教学效果与教学结构整体性密切相关,教学设计要达到好的效果则必须遵循整体优化的原理。 (四)系统有序原理 ?各种有机体都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和结构组织起来的序列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和周围环境组成一个较大的系统,它既是较高一级系统的一个要素,同时,它通常又是较低一级的系统。在系统中同一层次要素的连结形成“级”,逐级连结形成“列”,而其中组合结构的形式就是“序”。“序列”就是系统的有机联系的反映,稳定的联系构成系统的结构,并保障系统的有序性。教学系统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在一定教学环境中的有序组合。 (五)反馈矫正原理 ????制定教学设计方案,通常要运用前馈(即前置反馈)。前馈是指在前一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政治教师在设计之前,根据前馈,对教学的背景、学生知识能力的现有水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等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教学目标和策略。 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流程 (一)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共同要素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过程 四个阶段: 设计的准备阶段:课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编制 设计的构思阶段:教学主体行为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媒体选择与组合、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设计的进行阶段:教学过程和结构 设计的完善阶段 :检查、反馈、优化 (一)设计的准备阶段 ???1.《课程标准》分析????要点包括: 分析《课程标准》关于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任务、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的规定 分析《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基本要求的规定 分析《课程标准》关于“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的规定 分析《课程标准》关于学习评价、考核及活动建议的规定。 例1:必修1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例2:必修2第四课第二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课标要求 (1)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 (2)了解依法行政的要求及意义。 (3)说明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2.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的特性 (1)综合性 ??? 在进行教材分析的时候并不是孤立地就教材看教材,而是综合各种和学生学习相关的因素来整体分析教材。要了解当前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教材、教参、相关教学资料、各类网络资源、学情等等,只有在充分掌握这些资源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由于教材编写具有很强的普及型,缺乏指向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了解编者意图,获取教材信息,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拉近教材的主观性和学生的具体性之间的距离,做好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承接。 ??? 同样的一份教材,不同的老师由于经验、思考方法、价值观等的不同,就有可能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教材分析反映了每个教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反映了每个教师的思想方法、思维特点。这些决定了教师分析教材的根本观念和根本思想,也就是教学观,而这些带有强烈主观性的教学观直接决定了教材分析的质量。 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一,从总体到局部,从部分到细节。 ?分析教材一般可按全书、各部分教材、章节等层次进行,通常采取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的方法。分析中要注意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联系。 第二,从形式到内容,这些形式包括教材内容的结构形式、字体形式、图像形式、叙述形式等。要通过各种表达形式的分析来解释教学内容的本质。 第三,从“标”到“本”,即先分析课程标准,再分析教材。 第四,从材料到观点,即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得出教学的重要结论。 教材分析的操作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