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事故调查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事故调查报告
篇一: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 设备事故调查报告 1、事故名称:1#M机曲轴Ⅲ.Ⅴ列曲拐烧坏事故 2、事故单位名称:碳铵车间压缩工段乙班 3、事故类别:设备事故 4、事故起止时间:XX年11月18日 0时00分至XX年11月18日0时07 分 5、设备情况(设备规范、制造厂、投产日期等) (1)、设备型号:4M8(3)-36/320型, 制造厂: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生产 (2)、投产时间:XX年1月(1979(来自: 小龙 文档 网:机械事故调查报告)年生产,从吉林延边化肥厂购买的旧机) 6、事故前工况: 事故前1#、2#、3#、4#、6#M机运行,5#M机不能备用(在修)。压缩机进口压力为310 mm/Hg,出口压力为30Mpa,本机油压为,全厂生产系统正常运行。 7、事故发生经过和处理情况: 11月18日0时0分,当班操作工周泽民准备进行排油作业时发现1#M机油压只有,机身内有响声,周立即跑到大M机2楼通知班长刘焕然,周和刘到1#机时听到机内有很大的响声并看到曲轴箱呼吸帽有油烟冒出;进行紧急停车处理,立即用电话通知值班调度并通知维修工进行拆机检查,打开曲轴箱盖发现Ⅲ.Ⅴ列连杆大头瓦温度高,曲拐损坏严重。 8、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召开了事故分析会,确认了事故原因:拆下曲轴进行检查发现曲轴定位轴颈通往Ⅲ.Ⅴ列曲拐颈的油管松动,Ⅲ.Ⅴ列曲拐颈磨损约2mm左右,其他部位完好,初步认定为因供油不足没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当(不及时果断)是此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9、事故损失情况(直接经济损失): 曲轴:修复价值1万元;轴瓦;9副 万元,压转子:万元,合计:万元。 10、事故暴露问题: ①操作工上班不精心操作、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②不加强巡回检查,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③操作技能和判断力不强、没有处置突发性事故的能力。 11、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1)、加强对操作工安全教育,提高操作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水平和责任心; (2)、精心操作、增加巡回检查频率,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3)、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严禁此类事故重复发生。 12、对事故责任分析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1)、事故责任分析: ①因供油不足没有及时发现、发现后处理不果断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当班操作工应对这次事故负主要责任。② 班长不加强巡回检查,应负联带责任。 (2)、处理情况: 经公司研究决定: ①、对当班操作直接责任人周泽民处以罚款500元 ②、对当班班长刘焕然处以罚款100元, 13、参加事故分析会的人员(注明职别): 公司:刘寿华(副总经理)、张建新(总工程师)、鄢义新(副经理)、 生产部:邓长林(安全科长)、王焕清(设备科长) 碳铵车间:汪丛庆(设备主任)、陈昌金(副主任) 碳铵车间压缩工段乙班操作工:刘焕然(班长)、周泽民(当班主操)、 李世松(操作工)、邵国兵。(操作工) 主持:张建新 记录:王焕清、邓长林 湖南省胜芝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 XX年11月19日 篇二: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 “1、10”事故调查报告及整改防范措施 1、事故经过: 事故前吉林热电厂运行方式,1-11号机、1、2、4-15号炉运行,3号炉备用。其中,1-9号炉和1-7号机为母管制,10、11、14、15号炉分别对应8、9、10、11号机为单元制。全厂蒸发量3970吨,发电量837MW。 XX年1月10日,按定期工作规定电气运行与检修人员配合进行厂用6kV和系统工、备电源联动试验(电气主接线一次系统见附图1)。上午9时40分,进行到除尘2段母线工、备电源联动试验时,发现2号除尘变高压侧开关跳闸后低压侧开关不联跳。10时30分运行人员将2号除尘变停电,除尘2段母线倒由备用电源运行(6kV和系统见附图2),由检修人员检查2号除尘变低压侧开关不联跳的原因,试验暂停。11时50分,2号除尘变低压侧开关不联动缺陷处理结束,决定下午继续进行试验。 12时38分,值长电话通知11号机副单元长,主盘电缆中间头测温装置报警:“除尘2段备用电源电缆(380伏低压电缆)温度高59℃,地点在除尘2段配电室下”(此电缆中间头为1987年火电原始安装,电缆型号为VLV22-3×185+1×95,4根并联,可载流266×4=1064A。1997年增设电缆中间头测温装置)。当时除尘2段母线负荷电流988A。副单元长通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