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系列图书简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
安德烈?列夫维尔著
《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是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列夫维尔(André Lefevere)主编的《翻译学丛书》(1992)之一;由安德烈?列夫维尔撰著。1978年,列夫维尔建议学术界将Translation Studies作为翻译学的正式名称;他与霍姆斯(James Holmes)及巴斯奈特等人均为“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 Studies)的中坚人物。其后巴斯奈特和列夫维尔成为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翻译、重写、文学声誉之操纵》被视为列夫维尔的代表作。
该书以“重写”文学者而非文学创作者为对象。著者认为,评论、选编、史学、编辑等都是重写;翻译也是一种重写,它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因而具有巨大力量。正如《丛书》前言所云:“翻译确是一种对原文本实施的重写。凡重写,不论其意图何在,均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及诗学传统(第五章;第六章),从而使文学以某种方式在社会中发挥作用。重写乃借权力以施为;在促进文学及社会演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该书揭示了重写如何在文学作品的接受、意识形态及诗学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作者坚持将文学的创作与接受置于文化及其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给读者展示了在后马克思主义意义上,文学的社会语境及其历史语境中的重写如何对文学领域中诸如原创性、灵感、臻美等神旨圣典产生颠覆发表了富有争议的看法。此外,该书涉猎文献丰富,包括古典拉丁文、法文、德文;使有兴于文论、比较文学、文学史及翻译学的师生耳目一新。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赞助体系
第三章:诗学体系
第四章:范畴之于翻译
第五章:意识形态之于翻译
第六章:诗学之于翻译
第七章:话语之于翻译
第八章:语言之于翻译
第九章:史学
第十章:文选
第十一章:批评
安德烈·列夫维尔:比利时人,曾先后在香港、安德卫普等地的大学、最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Austin)分校日尔曼语言及比较文学系任教。1996年去世。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by André Lefeve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翻译学·修订本》
苏珊?巴斯奈特 著
《翻译学》成书于1980年,是第一部以翻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命名的专著。现版本是其修订本;该书被认为是翻译学经典专著之一。著者特别强调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把以前的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使翻译研究既具有理论性,又真正能指导实践。在其前言中苏珊宣称,翻译学已确立为一门严正学科而非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其显著特征在于融汇了语言学、文学、文化史、哲学及人类学理论。苏珊坦言,伊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及吉迪恩?图里(Gedion Toury)的多元系统观念,使我们可以随时在某一文化领域内查验宿语文本的吸收过程;翻译被视为是操纵过程说过分注重宿语文化而对源语文化背景重视不够。该书中,著者认为翻译学主要涉及四个主要领域:翻译学史(第二章)、翻译与接受语文化间关系(第一章)、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诗学(第三章);翻译学因注重意识形态及语言学,使其可以在后殖民语境中得以展开讨论;翻译学已脱离了其欧洲中心而播及印度、中国、阿拉伯世界、拉美及非洲。
该书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翻译学中心问题
第二章:翻译理论史
第三章:文学翻译中的具体问题
第四章:结论
苏珊·巴斯奈特:翻译研究派及翻译文化派代表人物之一。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研究生院教授、翻译家、文化学家,不久前被任命为沃瑞克大学校长。
Translation Studies (Revised Edition) by Susan Bassnet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1 New Fetter Lane, London EC4P 4EE; 29 West 3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01
《翻译、历史与文化》(苏珊?巴斯奈特 安德烈?列夫维尔 主编)简介
《翻译、历史与文化》为翻译学研究专文集,成书于1992年,收录论文凡12篇,由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列夫维尔任主编。书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口号,是翻译学文化学派的重要专著之一。该书所收录文章为个案分析与研究,各自相对独立,均围绕翻译领域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