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二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第三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脚步移动与球的控制同步进行。
②变向运球时,身体协调性、手对球的感知和运球力量的控制。
③篮球运动中的合理姿势和身体平衡,以减少受伤风险。
2.教学难点,
①在高速移动中保持球与身体的协调性,避免球失控。
②在变向运球时,迅速改变方向而不失球,要求学生对球有高度的敏感度。
③结合实战情景,使学生能够在比赛节奏中灵活运用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篮球场、篮球、计时器、秒表、标志碟
-软件资源:篮球教学视频、篮球运动规则手册
-课程平台:学校体育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篮球动作分析软件、篮球训练计划电子表格
-教学手段:示范教学、分组练习、比赛模拟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篮球场上最喜欢哪种技术?为什么?”
展示一些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行进间和变向运球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
简短介绍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提高篮球技能的作用。
2.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的基本概念、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
过程:
讲解篮球行进间运球和变向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强调脚步移动与球的控制的同步性。
介绍一些常见的练习方法,如原地运球、慢跑运球、变速运球等,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技术。
3.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术的实际应用。
过程:
选择几个著名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行进间和变向运球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解读这些案例中运动员的动作细节,如步伐、节奏、力量的运用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技术在不同比赛场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比赛中灵活运用。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在实战中更好地运用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术。
小组内分工合作,一人示范,其他人提出改进意见。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和心得。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进行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术的展示。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总结各组的展示亮点,强调技术要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术的重要性。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篮球行进间和变向运球技术,包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案例分析等。
强调这些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训练中加以实践。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练习行进间和变向运球,并记录练习感受和遇到的困难,下节课分享。
知识点梳理
1.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
-脚步移动与球控制的同步性
-原地运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慢跑运球时的步伐与节奏
-变速运球时的力量与速度调整
2.变向运球的技术要点
-变向时的脚步动作,包括重心转移和方向改变
-变向时手对球的控制,保持球的稳定性
-变向运球中的身体协调性,避免失去平衡
3.篮球运球中的身体姿势与平衡
-保持身体直立,膝盖微弯,重心降低
-肩部放松,眼睛注视前方,保持视野开阔
-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手指轻轻拨球
4.篮球运球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脚步与球的控制不同步
-运球时身体失衡,容易摔倒
-手对球的控制过紧,导致球速不均匀
5.篮球运球训练方法
-原地运球练习,提高球的控制能力
-慢跑运球练习,增强脚步移动的协调性
-变速运球练习,提高速度变化时的球感
-实战模拟练习,提高运球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
6.篮球运球技巧在比赛中的应用
-挑战防守,突破对手
-为传球或投篮创造机会
-在防守压力下保持球的稳定性
7.篮球运球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注意场地环境,避免滑倒或碰撞
-保持身体放松,避免肌肉拉伤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与队友或对手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