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同底物对活性污泥产挥发性脂肪酸—合成聚羟基烷酸酯耦合工艺的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10-11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不同底物对活性污泥产挥发性脂肪酸—合成聚羟基烷酸酯耦合工艺的研究的中期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底物对活性污泥产挥发性脂肪酸(VFA)—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耦合工艺的影响。研究采用基于厌氧-好氧反应策略的活性污泥法处理不同底物(包括玉米淀粉、可降解废水和乙酸钠)的污水,在好氧反应阶段加入C/N比为10/1的碳源,以促进VFA的生产和PHA的合成。中期试验结果如下: 1. 在处理玉米淀粉底物的过程中,pH值始终保持在6.5左右,COD去除率能够稳定在85%以上。VFA浓度较高,PHA累积率达到50%左右。 2. 在处理可降解废水的过程中,pH值下降至5.0-5.5,COD去除率在70%-80%之间。VFA浓度较低,PHA累积率不足10%。 3. 在处理乙酸钠底物的过程中,pH值持续维持在5.5左右,COD去除率在80%-90%之间。VFA浓度较高,PHA累积率达到30%。 综上所述,不同底物对活性污泥产VFA—PHA耦合工艺的影响较大。玉米淀粉和乙酸钠底物有利于VFA的生产和PHA的合成,而可降解废水底物则不利于此过程。后续研究将重点探究各底物对PHB、PHBV等PHA种类的影响,以及合成PHA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