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圆的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doc

发布:2017-05-01约3.9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8 “圆的面积”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 -68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经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3.在操作、观察、分析、想象等探究活动过程中,体会化曲为直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4.在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观看重庆市第五届“火锅美食节”视频,引出问题。 播放视频:第五届火锅美食节片段。 师:同学们,火锅是重庆的特色美食,每年的重庆火锅美食节上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个“天下第一大火锅”,这个锅已申请了世界吉利斯记录。这么大的锅,它的锅口面究竟有多大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运用什么数学知识? 生:圆的面积。 (二)教师谈话,揭示课题。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圆面积计算方法的需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的引入,对新知的教学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二、探究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探究怎样“转化”。 1.交流探究思路,明确“转化”策略。 师:同学们,你准备怎样探究圆的面积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学习经验,联想以前的知识经验把圆形转化成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2.交流“转化”中存在的困难。 师:想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这些图形有问题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转化困难的原因:圆是曲线图形,而要转化的图形是直线图形,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图形有困难。同时教师将困难的原因板书: 曲 ? 直 3.自主探索,尝试将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将圆形纸片进行转化。 全班交流,分析学生出现的转化情况。 出现以下两种转化方法。 方法一: 沿着虚线部分折起来(或者剪去)。 师:这个同学是把圆转化成了直线图形,用这种方法转化成直线图形来研究圆的面积,可行吗? 学生观察发现:转化后的图形比圆的面积减少了,这种方法不行。 方法二: 经过多次对折(或者剪开)形成。 学生观察发现:将圆形纸片经过多次对折,就平均分成了许多个近似的三角形,圆转化成近似三角形,它们面积的和与圆的面积相等,但还没有转化成学过的直线图形。 (3)互动交流,研究转化方法。 师:刚才有的同学已经将圆形转化成了许多近似的三角形,和三角形接近了,根据以前的转化经验,如果我们继续研究下去,接下来可以怎么做? 引导学生联想三角形的转化方法,把这些近似的三角形剪下来,再拼一拼,可能会拼成学过的直线图形。 4.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为每一组学生准备两套学具,分别是分为16等份和8等份的圆形纸片。如图: 小组合作完成:将圆形纸片剪成若干个近似的等腰三角形,再拼成一个学过的直线图形。 5.观察拼成的图形,交流图形的变化情况。 (1)观察学生操作的8等份、16等份的拼图。 展示学生拼成的图形: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拼出了什么图形? 生: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师:比较这两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后发现: 16等份拼成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 (2)观察课件展示32等份、64等份拼图。 师:刚才同学们把圆分成8等份和16等份,拼成了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而且16等份后拼成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照这样下去,如果把圆分成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图形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展示: 通过交流,学生观察发现,分的分数越多,就越来越像长方形。 师:刚才拼出的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现在怎么看起来就像长方形了?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上下两条线越来越直,而左右两条线倾斜度越来越小,所以越来越接近一个长方形。 6.想象无限细分圆形,渗透“极限”思想。 师:如果再继续等分下去,请闭眼想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28份,拼成了什么图形?256等份呢?无限分下去,等分成无数份?拼出了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闭眼想象无限细分圆形,体会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7.总结 “化曲为直”的转化过程。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动手操作,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再把圆进行无限分,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我们就成功的解决“化曲为直”的困难,这种无限分和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对你们以后的学习还有重要帮助。 【评析】:曲线图形转化为直线图形是学生首次接触,这是推导过程的难点,教师创设“折一折”、“拼一拼”、“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圆形的转化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转化”、“极限”以及“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观察比较,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