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空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pdf

发布:2018-04-13约4.88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太空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电离辐射效应 随机效应: “有或者没有”, 能够因单个细胞的生物效应而发 生,例如:癌症。 不能依据个体来预测电离辐射的效应,而应根据 人群和危险概率来预测。 非随机效应: 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例如:白内障、皮 肤红斑等。 USAF/NASA 质子生物效应工程 所选质子的能量包含了太空飞行遇 到的质子能量范围: 质子能量 组织深度 2 MeV 1 cm 55 MeV 2.5 cm 图片已删除. 138 MeV ~ 15 cm 250 MeV ~ 40 cm 400 MeV ~ 80 cm 2300 MeV ~ 1000 cm ~ 2000 只猕猴 ~ 5000 只老鼠 USAF/NASA 质子生物效应工程 一个灵长类动物头部造影的剂量估算 图片已删除 USAF/NASA 质子生物效应工程 除一个指标外,其他生物 指标显示质子的相对生物 效应约为1。 图片已删除 白内障的形成是个例外: 显示质子与传能线密度有 关。 致癌作用 见[ALPEN-94] Alpen, E. L,P. Powers-Risius,S. B. Curtis,R. DeGuzman 和R J. M. Fry, 《带电粒子对老鼠瞬膜腺致癌作用的注量-相对生物效应》,太空研究进展14 no,10 (1994):573-581建 议改回英文? 目的:研究低剂量的情况 新方法:注量与剂量的关系 致癌作用 图片已删除 [ALPEN-94] 表1 致癌作用 老鼠哈氏腺模型 (分泌物、眼泪、润滑物和 激素) 在72小时内,将两个捐赠的 垂体植入脾脏中。 图片已删除 图:剂量(Gy )与肿瘤恶性度百分比 激素的产生促进了哈氏腺肿 瘤细胞的表达。 16个月时对老鼠进行解剖。 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解剖来 研究老鼠的哈氏腺。 剂量= 注量×传能线密度(LET) 致癌作用 肿瘤事例数是一个关于粒 子注量的函数。 图片已删除 [ALPEN-94] 图2 致癌作用 图片已删除 表1 这些是各个系统中测量的一些最大RBE值。 所有的肿瘤都是实测的,部分是良性的。 致癌作用 作用截面=单 位注量下,动 物患哈氏腺肿 瘤百分比的增 加值 这是一种径迹半影效应 图片已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