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ppt
出生后确定性效应全身性放射损伤一定剂量后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性损伤。蓄积在某些器官或组织,以及进入或排出途径引起局部放射损伤。电离辐射对造血、免疫系统的影响和放射病。第3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皮肤确定性效应第3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第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电离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可以从原子或分子里面电离(ionize)出至少一个电子。电离能力,决定于射线所带的能量。种类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电离辐射?第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电离辐射来源?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来自地球本身的射线、空气中的氡的衰变产物、以及包含在食物及饮料中的各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人造辐射包括医用X射线、来自大气核武器试验的放射性落下灰、由核工业排出的放射性废物、工业用射线等领域。第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核军用核民用核医用第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日本核事故第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日本核事故第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发生核泄露事故27周年第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核辐射相关概念第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辐射生物效应分类早期效应与迟发效应躯体效应与遗传效应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电离辐射的旁效应第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各种生物效应是以对细胞的作用为基础细胞凋亡细胞出现变异或失去功能,自主死亡细胞死亡(与细胞类型和剂量有关)间期死亡:有丝分裂间期死亡(大剂量)增殖死亡:几次分裂后变性而死亡,可能与染色体畸变有关第10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哺乳类细胞辐射敏感性分类细胞类型特性举例辐射敏感性Ⅰ增殖的分裂间期细胞受控分裂
分化程度最低造血干细胞
肠隐窝细胞
表皮生长细胞高Ⅱ分化的分裂间期细胞受控分裂
分裂中不断分化幼稚血细胞Ⅲ可逆性分裂后细胞无受控分裂
可变分化肝细胞Ⅳ稳定性分裂后细胞不分裂
高度分化神经细胞
肌肉细胞低第11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染色体改变数目异常结构异常修复恢复失去功能突变畸变第12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辐射旁效应机体对辐射的反应是群体现象而不仅是单个独立细胞对损伤的累积反应。辐射除可损伤直接受照的细胞外,还可通过受照细胞产生一些信号或分泌一些物质,引起未受照细胞产生同样的损伤效应,这种效应称为旁效应或旁观者效应。第13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辐射旁效应的可能机制①辐射诱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②受照介质的效应③与细胞间通讯或信号传导有关因素。第14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辐射的损伤效应第15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辐射对机体的影响第16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人体接受电离辐射的年均剂量中国人均年辐射剂量(2.4mSv)世界值(2.8mSv),主要来自医疗照射的差别(0.09mSv/0.4mSv)公众所受的照射大部分来自天然辐射(中国96%、世界86%);中国受天然照射的年均值与世界的年均值相当(2.3mSv/2.4mSv),其中氡和钍射气的贡献最大,约占总剂量的40%;人工辐射源几乎全部来自医疗照射。第17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辐射剂量与效应第18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两类辐射效应第19页,共4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电离辐射的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effects)指电离辐射照射生物机体产生的一些有规律的效应。效应的规律:效应的发生机率与受照剂量的大小呈正,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无关。效应的发生不存在阈值剂量,即不管接受照射的剂量大还是小,这种效应都有可能会发生。第20页,共45页,星期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