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探索史前閒暇.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探索史前閒暇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閒暇
(B.C. 1200以前)
在浩瀚的歷史中 ,人類究竟起源於何處?自從達
爾文拋出古猿人進化論學說 ,引起人類世界的劇
烈震撼與激烈討論 ,如今 ,隨著基因解碼技術的
精進 ,多數遺傳學家已逐漸將大家所耳熟能詳的
人類進化程序:從猿人演變成巧能人(homo
habilis) ,再變成能夠站立 、用兩條腿走路的直
立人(homo erectus) ,乃至最近人種-智人
(homo spaiens的演化程序逐一推翻) 。目前多數
專家接受 人類祖先來自非洲起源的理論 ,而他們
遷徙的途徑是從非洲出走 ,首先來到亞洲 ,然後
從亞洲向澳洲 、歐洲擴散 張恩鴻( ,2006)。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閒暇
這樣的說法 ,或許許多人一時之間並不容易接受 ,
然而身處科學的世界 ,人們也只能仰賴化石等考
古證據 ,讓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從陸續出土的文
物證據觀之 ,人類不但並非猴子演變而來 ,人類
的頭腦也不可能如進化論所推論會變得越來越聰
明 ,我們僅需要回頭看 ,即可知道此言不虛 ,回
顧昔日古人所創造的輝煌文明 ,相信今日世界甚
至是以後繼往的人類 ,可能永遠無法達到古人所
開創造出來的成就 。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閒暇
歷史是由昔日的人類所塑造的 ,追溯歷史發展的
經驗 ,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歷史發展有著共同的軌
跡 。儘管不同地區的人類有著 不同發展的速度 ,
但是發展的漸進過程卻無特殊差異 ,大致上都是
先以錘磨石器的方法打製石器 ,然後進化到能夠
以石器工具磨製骨器及石器等精細的裝飾品 ,當
人們發現利用火燒泥土能夠獲得更精緻的器皿時 ,
史前人類的文明又向前邁跨了一大步 ,掌握了各
種製作精細石器工具的技術後 ,很快地金屬器皿
鍊冶的技術即被開發 。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閒暇
對於史前人類 而言,生存無疑是他們生活的最大
挑戰 ,為了生存 ,他們必須日日夜夜與飢餓 、寒
冷搏鬥 ,不過隨著石製工具的工藝技術進步 ,生
存變得比較容易後 ,史前人類擁有越來越多的閒
暇時間 ,從史前人類出土的文物來看 ,人類似乎
有追求美感快樂的本能 ,他們不僅製作實用的器
具也喜歡創作一些美麗的作品 ,而這些創作作品
多與祭典儀式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文物證據某
種程度能夠支持前文所論閒暇起源的論點 ,並能
說明人類閒暇活動的淵源 。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閒暇
一、當石頭遇到石頭-原始雕塑藝術的誕生
距今兩萬五千年前 ,我們很難想像 ,當時的人類 ,想
要平安地生存下來 ,是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因此 ,在
充滿死亡威脅的原始曠野中,能夠生產新生命的母親
胴體 ,普遍受到史前人類的崇拜 ,也就不足為奇 。史
前人類將其對生命的渴望 ,利用石頭工具的打砸 、切
割 ,根據物質的形體化為掌握體積 、質感的雕塑作品 ,
目前被收藏在 奧地利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的 「維倫多
夫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雕像) ,是距今約兩萬
五千年前的史前雕塑作品 ,誇張的乳房與臀部造型 ,
訴說著史前人類對生殖與生命繁衍的渴望 。
圖文 收藏在奧地利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的「維倫多夫維納斯」
雕像,是距今約兩萬五千年前的史前雕塑作品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閒暇
二、繪畫藝術的誕生-洞穴壁畫
儘管生存真的很不容易 ,但對史前的人類來說 ,
沈浸在美麗的創作中 ,或許就是生命中最快樂的
事 ,也或許審美本來就是人類原始的快感 ,史前
人類在追求美學表現的過程 ,呈現令人懾服的藝
術造詣 ,西元一萬五千年前的洞穴壁畫 (cave
murals)堪稱繪畫美術的濫觴 。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閒暇
1879年熱愛考古 、藝術的西班牙貴族
桑圖烏爾帶著他的女兒瑪麗亞(Maria
de Sautuola) 來到西班牙北部的一座山
中探險尋奇 。桑圖烏爾曾在這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