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焊接作业指导书.doc
等离子焊接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板厚不大于12mm圆片的等离子焊接与焊缝外观检查
焊接材料
a.焊接气体
等离子气体:高纯氩(≥99.999%)
正面保护气体:纯氩
背面保护气体:纯氩
b.焊丝
板厚大于等于3mm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填丝焊,焊接材料按《焊接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焊接材料领用。焊丝一般按表1选用(参考)
表1焊接材料选用表
材质
焊接材料
Q235A、B、C,Q245R,Q345R
Q295A、B,SS400,A516Gr.60,A516Gr.70
ER70S-6
06Cr19Ni10,SUS304,SUS304L,022Cr19Ni10
A240-304,A240-304L,S30408,S30403
ER308L
SUS316L,A240-316L,022Cr17Ni12Mo2,S31603
ER316L
SUS321,A240-321,SUS347,A240-347
ER321
3.等离子焊接范围规定
3.1不锈钢
3.1.1板厚2~6mm:
二片或三片拼接圆片,封头下料直径Φ≤4000mm。
3.1.2板厚12mm
二片拼接圆片,封头下料直径Φ≤2800mm。
3.2碳素钢及低合金钢(Q235B、Q245R、SS400、Q345R等)
板厚2~5mm:封头下料直径Φ≤4000mm。
4.焊缝表面余高要求
4.1成形前焊缝表面余高要求按表2表2
工艺卡要求
焊缝余高
内面高度/内凹深度
外面高度/内凹深度
直边、r部
R部
单面去除余高
T≤4:-0.2—+0.1mm
T≥5:-0.25—+0.1mm
T≤4:-0.2—+0.2mm
T≥5:-0.25—+0.2mm
T≤4:-0.2—+0.6mm
T≥5:-0.25—+0.6mm
双面去除余高
T≤4:-0.2—+0.3mm
T≥5:-0.25—+0.3mm
压鼓
T≤4:-0.2—+0.2mmT≥5:-0.25—+0.2mm
T为板的名义厚度(mm)
4.2成形后焊缝表面余高要求按表3表3
工艺卡要求
焊缝余高
内面高度/内凹深度
外面高度/内凹深度
直边、r部
R部
单面去除余高
T≤4:-0.25—+0.2mm
T≥5:-0.30—+0.2mm
T≤4:-0.25—+0.3mm
T≥5:-0.30—+0.3mm
T≤4:-0.25—+0.8mm
T≥5:-0.30—+0.8mm
双面去除余高
T≤4:-0.25—+0.4mm
T≥5:-0.30—+0.4mm
压鼓
T≤4:-0.2—+0.2mmT≥5:-0.25—+0.2mm
T为板的名义厚度(mm)
5.作业标准
工序
作业者
作业标准
下料
切割
1.下料要求
焊接坡口侧不得有明显的局部变形;
圆片大小片尽可能在同一板上下料。
c.等离子切割的圆片,必须打磨去除切割熔渣后才能转入焊接工序。
标记移植
下料后在圆片两面用记号笔注明指令号、规格、材质等标记。
焊接
焊工
1.每批圆片焊接前,必要时应在焊接试板上进行试焊,以确定焊接规范;
2.首只圆片焊接后,必须进行焊缝外观的全面检查,检查项目包括:
a.焊缝高度;
b.焊缝两侧凹陷;
c.背面气体保护质量;
d.焊接错边量。
3.焊接不良的圆片,必须剪切后重新焊接;
4.局部焊接不良的焊缝(不大于10mm),补焊后由焊工双面打磨、PT确认后转入下道工序;
5.焊缝余高按表2的要求进行。当焊缝余高超过表2规定时,由施焊焊工标出实际高度并划出打磨范围;
5.焊接结束后,作好焊接记录;
6.经自检合格的焊接圆片,转入下道工序。
打磨
1.焊缝背面(压内面)余高必须全部去除:
用60#以上砂轮片打磨;
余高去除后,焊缝余高不得大于0.1mm;
100%PT,以无缺陷为合格。
2.焊缝正面(压外面)余高:
a.超过表2规定的焊缝余高,用60#以上砂轮片打磨;
b.焊缝打磨时,不得伤及母材,但允许保留焊缝边缘线。
成形后检查
探伤班
坡口班
封头成形后,下列部位必须进行PT检查:
内面焊缝全线(按工艺要求);
外面焊缝直边、r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