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基本质量要求.doc

发布:2017-08-01约6.2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约束,它是确立会计目标与实现会计目标之间的桥梁。 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曾有过许多争论,各国会计准则对质量特征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在此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信息的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可比性(包括一贯性)等,另外把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作为两个主要限定因素。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四项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还有三个限制条件:及时性、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各质量特征之间的平衡 (3)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主要是客观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一致性和明晰性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实质重于形式。 就目前而言,美国和IASC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大同小异,而中国的信息质量特征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综合而言有以下几点不同: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内在联系。在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中清晰地划分了各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主次逻辑关系,并指出了主次质量特征间的结构层次。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的主要质量特征的可靠性下,又有“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型”、“审慎”和“完整性”作为内涵阐释的次要质量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规定的主要质量特征只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两种,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则属于次要质量特征。而我国诸多质量特征之间缺乏明确的主次逻辑关系。很难具体说何者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要求。其内容看虽然非常全面,但由于内部逻辑关系的混乱,一系列的条款平行罗列,各部分间没有相互联系,彼此孤立,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构架。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权衡。美国及国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都规定了不同的约束条件,其中成本效益条件作为二者基本上都有的约束条件存在着。由于各个质量特征之间可能会有所冲突,无法兼顾,这就需要提供一个衡量标准,以在质量特征间无法统一时提供参照。成本效益原则就成为了进行这一取舍的约束因素。而在我国却缺乏成本效益这一约束条件。使得很难在相关性与可靠性间做出适当的选择。 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重视程度及对其作用方向规定。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也专门列出,对质量特征的含义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加以阐述,体现着会计目标在信息质量方面的要求且规定对关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处理程序和基本方法进行着直接指导。而在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并没有单独列示,只是将其列入会计原则之中,它与其它若干项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共同构成了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部分。 结合我国国情与现在经济发展的情况,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更加迫切。结合以上对会计信息质量规定的比较,我认为中国可以有以下改进: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与中国具体的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需求者联系起来。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并不十分明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大大增加,“决策有用性” 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为“受托责任观” 与“决策有用观” 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变化相适应。 2、构建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多层次化:第一层次为总体质量特征,即有用性。有用性是指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所有信息使用者是有用的,能够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二层次为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透明度、可比性和充分性。如何权衡,应该视决策者对其重要性的评价而定,但如若完全缺乏,则该信息即无用处。第三层次为次要质量特征,包括如实反映、公允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前瞻性和实质重于形,;会计信息的制约因素包括及时性、成本效益原则及相对性和动态性。 3、 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国尚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些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素散见于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中,这不利于明确各个要素的地位和对它们的进一步研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基本理论中的地位,也有利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深入研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