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河油田深部调驱技术研究和应用.pdf

发布:2016-03-13约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No.4 第29卷第4期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29 双河油田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贺亚维1,王小罡2 (1.延安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2.延长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永宁采油厂,陕西延安717500) 摘要:双河油田在注水中存在油田水淹严重、注水波及不均匀等问题,常规调剖工艺无法从根本 上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室内实验优化筛选、评价,研制了由聚合物和交联剂组成的弱凝胶调驱体系 及基本配方,其中交联剂具有较高的膨胀率,发挥了深部调剖的作用,能有效封堵大裂缝出水通道, 聚合物主要发挥驱油作用,能有效启动小裂缝中的剩余油。利用该体系在双河油田的5口井进行 了矿场应用,取得了降水增油的效果。 关键词:深部调驱;油田注水;效果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IE2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2x(2010)04—∞80旬5 1 双河油田地质概况 2双河油田注水存在的问题 双河油田位于延安市西侧约93km,志丹县城 通过注水井向油层注水补充能量,保持油层压 南约6km处。油田境内属陕北黄土高原地貌,地表 力,是在依靠天然能量进行采油之后或油田开发早 侵蚀切割严重,地形起伏高差100~200m,沟壑纵 期为了提高采收率和采油速度而被广泛采用的一项 横,梁峁遍布,地面海拔一般为1100~1500m。 重要开发措施。近些年来双河油田各区块的注采关 双河油田以长6油层为主力油层,长4+5,延系逐渐趋于完善,但开发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 8,延10为非主力油层,油田砂层单层厚度大(一般在以下五个方面。 5一15 m,厚者25m),岩性均一,粒度分选较好,属 (1)油藏水淹严重,油井普遍特高含水 多套油层复合叠加的大油田。储量研究表明,双河 双河油田油藏类型为特低渗、低压、低温、低饱 油田延长组和延安组探明未开发(Ⅱ类探明)地质 和压力、无气顶、无边底水、较好的原油性质等多层 储量为12220×104t,叠合含油面积161.6km2,储量 特点的岩性油藏,地层中存在微裂缝。由于生产井 丰度为76×104∥l【IIl2,可采储量为2584.9×104t;溶 多为压裂投产,油水井间的裂缝可以实现直接连通, 解气地质储量为31.33×108m3,溶解气可采储量为 在后期注水开发时由于裂缝与注入水高渗通道连通 6.6×108 m3。其中易动用储量10033×104t,叠合 会导致油井暴性水淹,因此油井普遍特高含水。 含油面积161.6km2,储量丰度为62×104∥km2;难(2)部分注水井低效注水现象突出 动用储量2187×104t,叠合含油面积68.4km2,储 双河油田部分区块的主力油层与非主力油层渗 量丰度为32×104∥km2。…用地质储量、储量丰度、透率差异很大,致使主力油层吸水能力远好于非主 千米井深日产油、油藏埋深对油田探明储量进行评 力油层,在地层中形成了小部分大孔道和绝大部分 价,双河油田长6油层属低产、中浅层、低丰度的大 小孔道的空隙结构,注水时注人水沿着大孔道流动 型岩性油田。 而没有波及小孔道,因此注水驱油效率低。 收稿日期:2010—10一16 作者简介:贺亚维(1973一),女,陕西户县人,延安大学讲师。 中国调剖网 不只是调剖 石油人专业技术学习交流平台! 第4期 双河油田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81 (3)平面上注水波极不均匀 部调驱技术。深部调剖技术是用较高粘度段塞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